欢迎您进入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官网,登陆,app,下载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造洁净厨房 做健康美食

油烟净化一体机批发定制首选服务商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21-5623795

prevnext

星空体育:机械制造业

  •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篇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机械制造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到机械自动化想必许多人也并不陌生,无论是生活中有所耳闻或者是亲眼所见,简单的从字面也非常容易机械自动化的内涵。机械自动化就是机械能够独立完整的完成预先设置的加工程序,完全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从机械自动化的内涵我们不难看出,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大大
  • 咨询热线:021-5623795
  • 产品详情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机械制造业;机械自动化技术 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提到机械自动化想必许多人也并不陌生,无论是生活中有所耳闻或者是亲眼所见,简单的从字面也非常容易机械自动化的内涵。机械自动化就是机械能够独立完整的完成预先设置的加工程序,完全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从机械自动化的内涵我们不难看出,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大大的减少人工投入的成本。这也正是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与板坏能够被广泛而大量运用的原因。[1]与人工操作相比较,人工操作不仅速度比较慢,效率比较低,而且对于产品的质量也很难保障,但是机械自动化可以大大提升制造速度,而且在统一的标准下,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产品都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与要求,同时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量。机械自动化技术追根溯源,发展历程其实并不短,以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例,我国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冷加工工艺中是在上世纪的早期,但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建立是在上世纪的中后期,这对于我国机械制造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发展。[2]无论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点而言,还是从整个世界机械自动化的趋势而言,机械自动化技术已经受到了诸多国家的重视,而且这些国家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机械自动化的研究与发展,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本国的制造业水平,在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3]我国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是与我国制造业规模大成对比的是我国制造业整体的机械自动化水平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因此我国更是需要加快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 二、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特点 1)集成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到机械自动化,大部分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提到集成制造技术,想必大多数人都并不了解。集成制造技术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式集成制造技术为机械制造企业内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新路径。在机械制造中的继承制造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系统、质量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信息系统及自动化制造系统等。[4]2)敏捷化技术的应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生产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能够保持优势,占据优势地位,那机械制造企业必须要能够迅速的应对市场的变化,适应市场的新态势。而且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信誉与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否占据优势的重要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敏捷化技术就成为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技术基础。[5]在敏捷化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生产的效率,减少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3)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全球化的经济态势之下,机械制造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不仅仅要面对来自国内市场的竞争,同时也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下,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也无法让机械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科技水平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对于机械制造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希望机械制造产品的功能能够更加丰富,同时也希望机械制造产品处理信息的机制能够进一步完善。因此在机械制造业中智能化技术的特点就显得十分鲜明。[6]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生产资源的节约,同时也可以减少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对自己进行自我检测,及时发现在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修复与调整。4)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虚拟化技术并不是简单单一的技术,它的综合性非常强,不仅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同时以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作为虚拟化技术的技术基础。虚拟技术能够对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在模拟生产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的做出调整与制定应对措施。 三、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目前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目前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虽然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我国乃至世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事,在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还有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技术水平不够完善,而且从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目前使用比较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还是比较少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比较大型的机械制造企业中才有应用,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企业还是在实用比较落后的机械制造设备。这样一来,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过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也都比较难以得到保障,而且生产的效率也比较低,过低的生产效率根本没有办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只会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生产效率是十分必要的。[7]过高的人工成本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对于这些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因此要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生产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2)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目前机械制造业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虽然目前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平还不够高,但是这也正使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应该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考虑到我国国内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水平与国内、国际机械制造业整体的竞争态势,我国可以先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进行使用、研究,借此来研发出属于我国自己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同时还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昭.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设计,2016,(02):167-168. [2]袁孟.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6,(02):71-72. [3]白榕.浅析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12):67. [4]伏彩建.浅析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94. [5]谢世权,谢丽.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发展[J].知识经济,2013,(09):115-116. [6]张俊昌,尹丽娜,赵静.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2,(12):130+122.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2篇 1.1.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首先,生产计划于作业计划存在不协调因素。我们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生产计划对于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也是一样,对一年的生产工作具有指导性,对于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意义重大,因此,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来科学拟定,并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开展的科学化、合理化。但是,现阶段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工作开展的并不容我们乐观,生产计划合理性存在大量的问题,如企业生产计划于实际生产情况存在大量的冲突,二者之间不协调,为产品供不应求以及产品储存量的增加等问题埋下了隐患,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国内大多数机械生产企业来讲,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往往都是以产品为单位,并且将生产任务下达到各个车间。 1.2.成产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我们知道,产品生产成本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如果生产成本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控制,那么企业的生产效益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就目前国内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来讲,大多仍在沿用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生产成本核算、预期收益等工作开展的不到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虽然,现阶段许多企业都已经将这一问题重视企业,但是在专业人员上、管理理念上、管理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生产成本控制工作仍流于表面,无法落实到实处。 1.3.生产管理范畴过大。对于现代机械制造企业而言,企业的生产管理涵盖了企业从原材采购、库存、生产到销售和售后的全过程,企业不仅需要开展产品的制造活动,同时需要开展销售和售后等工作。随着企业生产管理范畴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生产管理面临更多挑战。显然目前我国多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改进措施 2.1.科学安排生产计划。首先,机械制造企业必须从生产计划入手,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生产活动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秩序。在生产计划的制定时,企业必须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及时性的特点。科学性,即企业的生产计划必须要以产品零部件生产数量为单位进行下达,将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相统一,确保实际生产数量。同时,企业生产计划必须合理,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围绕企业的实际现状出发,如市场情况、企业生产能力等因素,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2.2.科学合理的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生产成本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科学管控生产成本是一个永远不变的话题,因此,机械制造企业一定要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要求我们相关工作人员转变管理、控制理念,企业也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实现对生产成本的科学管控。同时,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好财务预算工作,使企业的生产有序开展,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来最大化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2.3.缩小生产管理范畴。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快速发展的企业而言,企业的生产范围、生产能力在不断扩大,如包括企业生产中的采购、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加工、产品的运输、产品销售、产品售后等内容,这就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企业要想提高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强化企业生产管理,对生产环节不断加强控制和优化,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3篇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 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坐标测量机(CMM)等。 二、智能化 智能制造系统可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作到无污染,省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三、敏捷化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四、虚拟化 “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及绿色设计 若从节能、降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角度出发,诸如快速成形技术、并行工程及敏捷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和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都可纳入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范畴。不过目前能将绿色制造技术真正应用于企业生产的,也是较为成功的应用,只要集中在汽车、家电等支柱产业上。如绿色制造技术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 (1)节约资源方面:将“绿色燃料”天然气作为汽车的能源,它的燃料同汽油相比,CO降低70%,非甲烷类降低80%等,同时也消除了铅、苯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2)采用新设计的加工工艺方面:2000年3月,博世、康明斯、卡特彼勒等国外著名的汽车发动机公司,发动了“绿色柴油机行动”,在技术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3)适用于环境友好的材料方面:世界上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使用新材料来替代以前使用的石棉、汞、铅等有害物质,采用轻型材料——铝材制造车身,使汽车重量减少40%,能耗也降低了。 (4)部件回收在制造方面:从1990年中期,美国仅汽车零件回收、拆卸、翻新、出售一项,每年就可获利数十亿美元。 六、清洁化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发展要求:最大程度地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产、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目标,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先进制造技术,指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 信息化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102-01 现代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在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机械制造方面,我国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在制造工艺、设计理念、生产管理等方面有所欠缺。为了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跟得上市场需求,应加快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 1 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趋势必然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机械制造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只有加速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才能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健康发展。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趋势的必然性,可以从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来看。 1.1 地位基础化 机械制造业不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化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已经迈进“信息化社会”,但仍然十分注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可见机械制造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日益凸现,不可动摇。 1.2 经济规模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很多企业加速了国际业务的开展,尤其实现了全球化规模生产。为了提升企业主要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很多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尤其是增加了科研投资,为了适应多样化市场的需求,增强针对不同市场的机械化产品的系统性和特殊性,机械制造企业只有敏锐地观察不同市场的特点与需求,迅速地捕捉市场和产品动态,才能在规模化经济发展中取得成功。 1.3 产业结构调整 多样化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追求日渐增强,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纷纷采取“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以这一变化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展开,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正逐渐向着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方向转变。 2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经验和生产规模。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制造企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逐渐开始向中国转移,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大量涌入,这为国内机械制造企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每家机械制造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对企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造成管理能力低下,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企业经营成效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而,采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管理能力,促进其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是我国每个机械制造企业的重要责任。 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较低也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中的难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的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更重视发展机械制造业,这充分体现了机械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的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目前,我国不论是机械制造工艺、设备还是生产管理能力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信息化建设无疑是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相信信息化建设对于增强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其市场竞争优势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可分为品牌优势型企业和技术优势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不同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3.1 品牌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策 品牌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指的是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机械制造企业总的领军企业,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甚至引领消费者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产品设计相对丰富,外观时尚,并且拥有较为完善的营销渠道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对于品牌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其信息化发展中可采取以下对策:(1)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不断完善分销系统,应建立客户需求管理系统(如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分销管理系统(如DMS经销商管理系统)。(2)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促进供应链系统中不同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供应链中每个成员的能动力,可以建立SCD供应链管理系统等。(3)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对产品的研发信息、产量、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完善的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准确把握及时进行产品的更新、升级和换代,可建立PLM产品周期管理系统等。(4)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与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及时进行沟通。 3.2 技术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策 技术优势性机械制造企业指的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新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这些机械制造企业都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的产品,并具备持续不断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能力。技术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良好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的机械产品制造技术,还要依靠高水平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高质量的销售服务等,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可采取以下对策:(1)强化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建立研发信息系统,如PLM系统或PDM系统、MES生产制造过程系统、ERP工程资源计划系统等等。(2)加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升技术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办公效率,提升其企业管理能力。(3)强化对销售过程、销售信息的分析和控制,建立CRM系统等,捕捉市场信息、销售商机,提升市场营销水平。(4)可与品牌优势型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协作开发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销售产品。 4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机械制造业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由于缺乏管理、技术方面的经验,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程度还相对较低。为了激发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活力,使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健康发展,应结合企业特点采取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对策,不断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洪斌.试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82. [2] 林森,赵丽丽.浅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3.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5篇 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机械制造的工作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主要应用领域是船舶、工程机械、军工、农机、电力设备、铁路机车、汽车等行业。在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的产能扩张压力的推动之下,机床工业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就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在机床工业的下游产业中,船舶、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军工是发展最快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在从产能闲置发展到满产超产的过程中,对机床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小规模添置需求带动了机床工业稳定中速增长;当前各大造船公司、工程机械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尤其是造船行业,手持订单远超当前产能。生产任务已经排到了2011年,扩大产能已成为必然,扩产必须的生产设备尤其是机床设备的需求量将迎来加速增长,其他如汽车、电力设备的需求也将维持稳定增长。 二、各机械子行业交替推动机床工业发展。大型重型机床速度远快于中小型机床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为汽车、船舶、军工、工程机械等各个装备制造产业提供装备,因此与宏观经济、特别是制造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同时机床行业的直接下游是机械制造,因此机床行业与机械制造业的关系更为密切。机床工业给其下游多个机械制造子行业提品,因此不同时期,各装备制造子行业有繁荣,有衰退,而机床工业发展比其下游行业要相对稳健。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个子行业交替成为推动机床行业发展的主动力,机床行业将跟随发展最快的子行业增长。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船舶、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石化生产设备等重型设备是发展最快和增长前景最为明确的下游行业,汽车工业虽然整体盈利水平增长跟不上产量增长,但产销量的增长还是比较明朗的,因此汽车工业对机床的需求仍将稳定增长。 重型工业发展是此轮中国经济繁荣的主要增长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型机械、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中段,这一阶段还将持续很长时间,重型机械行业发展应该快于轻型、中型机械产品的发展,相对应地其所推动的大型、重型机床行业的发展速度将远快于中小型机床,因此我们更看好大型、重型机床行业的发展前景。 三、高精密机床壁垒很高 机床行业作为精密机械制造业,发展特点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产品性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爆发式进展。如同其它制造业一样,基于亚洲国家的成本优势,近年来机床工业有向亚洲新兴国家转移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它类机械设备制造业,这主要也是因为机床工业技术和工艺提高的难度很高。当然我们认为这种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 高精机床是先发优势明显的行业,技术与工艺非常严苛,每提高一步都需要很丰富的技术、工艺上的沉淀和艰苦的努力。对于后发的国家和企业来说很难弥补,这也是我国机床工业长期落后,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这与我国其他行业特别是其他机械子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产品开始大规模出口的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相对于其他机械行业来说,我国管理部门对机床行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是相当大的,但是机床行业的逆差水平是所有机械类子行业中最高的,这充分说明了高精机床提高的难度。 正因为高精机床行业提高难度大,所以机床行业先进国家对本国机床企业保护的力度也比其他行业要大,西方国家对我国机床业不仅在技术上严格限制转让,而且基于政治原因在高精机床产品上也对我国实施限制和禁运。高精机床是当前为数不多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限制和禁运措施的产品。 当然机床行业这种高壁垒特点确实给国内机床企业发展制造了障碍,但这也成为国内高精机床行业龙头企业的保护墙和后发企业的进入壁垒,龙头机床企业相对国内后发企业的技术优势会维持很长一段时期。 四、中国机床工业取得很大进步 机床是装备工业的基础,生产装备的装备,机床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在发达国家无一不重视机床工业。我国机床工业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建立起较大的规模和较完整的体系,奠定了有利的技术基础,具备相当的竞争实力。整体上说,我国机床工业已跨入世界行列的第一方阵。2000年以来,世界机床工业由欧洲向亚洲新兴国家转移趋势,虽然缓慢但难以逆转。 “十五”以来,我国机床消费连创纪录,大陆市场机床消费总额(国内产品销售产值十进口额一出口额)和进口额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成为令全球瞩目的机床消费大国。2006年中国大陆市场机床消费额达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机床进口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中国机床消费额占全球机床销售总额的比重已达到20%以上,为机床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世界机床消费位列二、三、四名的日本约占15%,美国约占11.6%,德国约占10.6%。 作为一个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我国必须从各个方面确保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我国机床行业产品种类齐全,可生产品种已经超过3600种,基本已经无空白领域,大部分满足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对机床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机床市场需求非常旺盛,2003年至2006年之间,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21%、17%,27%,而数控机床更是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机床工具行业整体销售收入连年以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机床行业需求旺盛趋势还将延续。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金属切削机床方面,机床产量连年上升,年复合增长率22%以上,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上升幅度更快,数控金切机床比例稳步增长,2001年中国数控金切机床比例只有9%,到2007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20%。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很多金属加工产品要求的精度并不要求很高,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低端普通机床仍然有一定的市场销路。 五、国产机床数控化率逐年提高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工件的松开与夹紧、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自动关停冷却液)和步骤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用数字化的代码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驱动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有很多无可比拟优点:1、适合于复杂异形零件的加工;2、加工精度高;3、加工稳定可靠;4、高柔性,加工对象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体现出很好的适应性,5、高生产率;6、劳动条件好,机床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环境较好。 缺点是:1、投资大,使用费用高;2、生产准备工作复杂;3、维修困难,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技术含量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欧洲、美国、日本的机床业都很重视数控化,目前欧美日的金属切削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均在80%以上,数量数控化率也在60%以上。 我国数控机床开发晚,起点低,前期发展缓慢。数控系统装置是数控机床的神经中枢,是长期阻碍中国数控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九五”以后国家有关部门明确发展以pc为平台的数控系统,通过“九五”的攻关,现在框架上已初步完成。解决了多坐标联动的技术难题。从过去的三坐标联动达到了最多可达入坐标联动,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限制”。同时,我国国产数控系统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市场品牌也在逐步树立,正在改变国际强手在中国市场上奇货可居的垄断局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的我国数控机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远高于普通机床的发展速度,2002年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24803台,06年达到了82024台,数量数控化率从9%提高到了20%,产值数控化率为44%。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数控金切机床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国内市场占有率低,基本依赖进口,这是导致我国金属加工、金属切削机床的贸易逆差连年上升的重要原因。我国数控金切机床消费对进口产品的依存度长期维持在70%以上,如何发展我国数控金切机床,是我国机床业界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机床扩张和增长的重大机会。 六、对进口机床依存度仍然很高 长期以来我国机床工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机床工业我们仍然落后,主要在加工精度、稳定性、无故障时间上与国外产品有较大差距,而且数控化率偏低,虽然我国大陆机床主机的销售收入增长很快,但进口增长也很快,进出口逆差有逐年扩大趋势,只是在07年上半年,进出口逆差有稍稍缩小的迹象,总体而言,我国对进口机床的依存度较高,一直维持在50%以上。这其中,数控金切机床对国外产品的依存度很高是重要原因。我国数控金切机床对进口存度达到了70%,可以说基本依赖进口。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机床产品,尤其是高精机床和数控机床的性能、质量、稳定性落后,而且提高速度缓慢;另一个原因是国内对机床行业的保护力度还不到位。前些年为了吸引外资,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购买外国设备免税。近年来,政府已经对这些政策进行了修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机床的免税条款已经废除,而且国内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抵税。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国产机床业的发展。 当然我国机床行业对进口度高,也从侧面说明了机床行业提高的速度较慢,很难取得爆发性的飞跃,行业壁垒非常高,因此国内机床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性能上优势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后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同时对外依存度高也给予了我国机床行业较大的发展空间。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6篇 机械制造业向着机电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国家的工业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依靠微电子技术来加强对于传统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企业需要加大力度对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进行研究,让其在工业生产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探究的是机械制造业向机电哟提花方向发展的探讨。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发展 机械制造业要得到一个快速的发展就需要依赖机电一体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非常快的。企业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就需要在机械制造业中广泛的使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等新型的技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的机械制造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我们企业的结构会有一个深度的改造。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积极的推动机械制造业向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投入使用使得我们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性能、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体系等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支撑下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产品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1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机电一体化 机械制造业在科技的推动下其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在现代的制造系统中以数控技术为代表。这种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的,让机械设备的效率更高、精准度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等等优势。新的技术的引进可以改变传统机械制造业单一化、技术含量低等一些不足之处,帮助企业实现集成化的生产、自动化的生产以及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企业自身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的使用可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当前阶段客户对于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得一席之地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手段。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鼓励企业开发出更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我们国家机械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在目前的机械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爆弱、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管理不合理。要让我们机械制造业与国际化市场接轨就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 2机械制造业向着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方式分析 当前阶段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是找到一条真正符合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机电一体化发展道路。我们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首先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于企业的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改造,要积极的组织科研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并且尽快的投入到企业生产之中。特别是对于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一定要针对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改良,不能照搬全收,这样盲目的使用国外技术是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其次要加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科研力量的投入,科研人员要尽快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企业对于国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依赖性不能太强,要想在市场竞争之中取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有自主开发的技术。具体方法分析入如下: 2.1依据当前发展形势做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规划 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以机电一体化为主的。国家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功能对企业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据我国现阶段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投资少、收效高、环保节能的发展途径。国家要对生产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使用做出其宏观上的指导。 2.2积极改造传统的生产设备,改善企业管理状况 传统的机械制造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市场需要,现在微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领域非常的广泛,通过新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企业改造传统的生产设备。企业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管理者如果不够重视技术上的革新那么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很难实际的运用到企业生产之中。又或者引进了技术和设备在后期操作和维护人员分配上管理不到位也很难让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创造应有的价值。 2.3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要与国际市场相融合 目前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开发,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是越加的紧密。所以我们的机械制造业要积极的参入到国际市场之中,这就需要机械生产者积极的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其科技含量。要发展我国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质检的差距就需要积极攻克机电一体化关键性的技术难题。 2.4重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人才的培养 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推荐机械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就需要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企业生产之中运用得非常的广泛,我们国家的现在人才储备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教育单位应该改革自己的专业设置,增加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并且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加入计算机学、CAD制图等等更多实用的课程。鼓励学生学习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企业也应该定期组织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积极引导技术骨干人员钻研机电一体化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业之中的作用非常的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取得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熟让机械制造业的结构和生产效率得到一个深刻的改革。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会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他将全面的推进我们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小勇.机械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探讨[J].科技风,2016(05):15. [2]黄滨.机械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探讨[J].电子工业技术,1992(03):31. [3]王丽霞.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工程方便的发展方向[J].中州大学学报,2000(12):30. [4]王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07):25.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求得生存的保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基于此,在机械制造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总结成本控制管理经验,并学习管理方法,再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范地实施成本控制管理,使之能够有效监管企业投资成本的运用,尽可能地提高投资成本利用率,为机械制造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1机械制造企业特点及其成本控制特点 1.1机械制造企业的特点 目前,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采用离散型、流程性生产模式进行产品生产。基于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机械制造企业所具有的特点表现为:(1)产品结构清晰。出于生产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应用方向的产品,通常是采用树形来描述产品结构的,如此可以清晰、准确地了解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为更加规范、合理的产品生产奠定基础。同时,也间接说明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结构清晰。(2)工艺流程简单。为了保证所生产的产品能够全部销售出去,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是以订单为准。即在购买者与企业签署所需产品购买合同的情况下,企业才会根据购买者的需求,制造生产机械产品。所以,机械产品生产流程相对简单。(3)物料存储方便。之所以说机械产品的物料存储方便,主要是进行机械产品生产所应用的物料均是固体,存放在仓库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仓库湿度、温度的控制。[1] 1.2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1)可选择性。因为目前具有多种成本控制方法,且各种成本控制方法所取得的控制效果不同。所以,在进行机械制造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及其他方面,选择适合的成本控制方法,以便尽量达到成本控制目标。所以,成本控制具有可选择性特点。(2)全面性。因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基本上每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投入,为了避免资金浪费,造成过高的情况,在落实成本控制时需要将其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如此才能提高投资成本的利用率。当然,这也侧面体现了成本控制全面性的特点。(3)连续性。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环环相扣,上一个环节的生产对下一个环节有直接的影响。这也表现在投资成本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例较低,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应当连续落实成本控制,使其能够对生产经营中设计、采购、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成本予以控制。[2]所以,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还具有连续性特点。 2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现状分析 2.1成本控制管理意识不强 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于注重产品质量、产品数量控制,忽略产品成本控制;一些机械制造企业面向订单生产,过于生产任务的完成,按照产品生产要求进行机械产品生产,忽略了产品成本控制;一些机械制造企业虽然重视成本控制,但其仅用于企业内部等。综合分析以上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情况,不难发现企业领导及管理者并未重视成本控制管理。究其根本,是企业领导及管理者成本控制管理意识不强。由此所造成的成本控制不佳,最终只会加剧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较低,逐渐困难维持企业生存,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所以,认识成本控制管理意识不强问题很是必要。 2.2成本控制管理标准不实 国内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的确通过ISO9001制定了一系列程序文件,对生产经营活动予以规范、约束,为促进成本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实施。但实际情况如何?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因为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并未考虑企业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成本管理;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并没有在程序文件执行下深度挖掘成本管理的作用;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并没有注意探究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最终使得成本控制效果不佳。[3] 2.3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机械制造企业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利于促进企业良好发展。这里所说的与时俱进,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中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还指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与时俱进,即积极引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发展。但是,很多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原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技术并未真正融入成本控制管理之中;另一方面企业并没有引用科学技术来优化成本控制管理,提高其信息化程度。 3强化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3.1树立正确成本管理观念,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控制管理与时俱进,有效实施,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为其指明方向;需要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对其予以规范、约束。基于此,在优化创新成本控制管理之际,应当基于时代特点及成本管理作用,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以使成本控制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强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制度建立方面,出于有效实施成本控制管理的考虑,制定与之相关的制度,如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奖惩机制等,如此可以执行经济责任制,将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头上,以便更好地落实成本控制工作。[4] 3.2加强材料、人工、设备等方面的成本控制 考虑到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员方面、材料方面、设备方面等容易出现成本浪费的现象。为了规避成本浪费的现象,在优化实施成本控制管理之际,应当设立几个专门小组分别负责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如在人工方面,应当了解员工的工作能力、特长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员工,充分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并且严格执行奖惩机制,约束员工。[5] 3.3加强生产现场控制 以往机械制企业生产机械产品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产品质量,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为了规避此种情况,还需要加强生产现场成本控制管理,即了解产品生产流程、物料应用、人员分配及产品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而综合分析生产现场成本浪费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处理成本浪费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利用率。 4结论 结合当前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来说,成本控制管理效果不佳。当然,造成成本控制管理不佳的因素有多种,并不能消耗大量时间一一探究。但是,可以将精力放在强化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如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制定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加强生产现场成本控制等,做好每一项成本控制管理,从而有效控制或规避影响因素,避免其影响成本控制管理作用发挥。 作者:王尚春 单位:中捷机床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玉芬.试论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J].北方经贸,2014(4):143-144. [2]滕燕.关于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20):127. [3]李雪金.论机械制造企业如何更新成本控制管理模式[J].中国科技纵横,2010(15):239,250.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生存与发展基础是利润,减少企业成本是企业生存的基本保障,减少企业成本有很多因素组成,但主要是如何科学进行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减少成本并不是一味减少企业职工工资,减少引进生产资料,这些有时候可能更不利于企业科学的发展。主要就是不断总结成本管理经验,需要不断创新学习新的管理模式,目的是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激发员工正能量,让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1机械制造个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1.1可选择性 成本控制有多种因素组成,在机械制造企业采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式,根据机械制造企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控制方法,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科学发展,让企业向优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成本控制,是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1.2全面性 全面性是机械制造企业的特色,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成本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品的生产,产品的销售等,都需要科学的进行成本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占有一定比例,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科学控制,要深入了解每个环节的资金支出,让每笔资金支出有一定意思,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加强各个环节成本控制,是提高整体成本控制的基本保障。 1.3连续性 成本控制必须有连续性,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要与企业生产一定重要,需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持续进行成本管理总结,成本管理长期科学抓,持续到生产各个环节,要从设计、采购、生产、工序等各个环节入手,科学的进行企业成本管理,让成本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要科学的指导,连续的抓企业成本管理,让机械制造企业健康科学有序的发展。 2机械制造个业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成本控制管理意识不强 企业经营者一般注重生产、销售、核心技术研发等重要领域,对成本控制管理意识淡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机械制造企业在成本,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都有浪费现象,长期下去,也是很多的资金支出,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效益非常好的时候,不是很在意企业的成本管理,认为浪费点不是大事,但情况往往是越来越严重,想节约成本,进行科学管理,不是短时间能完成,这与企业的管理有很大关系,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企业员工有核心力,反之企业职工没有向心力,企业长期一定要破产,企业经营管理者一定要重视成本控制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意识,这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2.2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手段缺乏 成本控制必须科学的进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现代化管理信息手段得到了提高,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不少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很多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程度不够、思想准备不足,造成信息技术在降低成本上的作用未能得到真正地发挥。机械制造业的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大量的信息交换存在于它们之间。然而山于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人工管理信息分散、各部门之间不及时共享,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大大影响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3机械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措施 3.1树立成本管理观念,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准绳,企业中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的基本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一定要把企业的成本控制写在管理制度上,体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机械制造企业要加强成本控制,树立成本管理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将成本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对成本管理的内容、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用全而成本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加强成本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3.2降低材料成本,控制人工费用 降低材料成本不是买不合格的原材料,主要目的是减少材料的流通环节,所有的材料都争取是合格厂家直接购货,减少流通环节,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控制人工费用不是减少工人工资,要科学规划用工的人数,企业不能养闲人与懒人,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最大潜能。3.3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自动化水平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自动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工人生产过程中要依据产品设计,如何改变产品设计,提高工人工作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流程起到技术保障。 作者:姜毅婕 单位: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宋文胜.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优化[J].中不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8). [2]冯大学.关于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与方法管理研究探析[J].中不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6).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制造;教学改革;探索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其内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普遍性,主要包括常见工程材料的性能,机械、机构学原理,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质量控制与分析,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内容。目前,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加强基础应用、扩大知识面以及增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办学思想。《机械制造基础》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该课程的改革正是为了更好的地实现这一目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 根据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规划,必须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制造专业的理论教学要求,同时又要补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内容。这样势必带来在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和教学任务等方面的矛盾。因此,正确解决这一矛盾是教改的主要内容之一。 应重新整合和构建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框架,同时建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单独从形式上进行课程内容简单组合,必须把具有实际特点的工程材料性能、机械机构学原理、机械加工方法、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章节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从而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必须把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成果和最新的技术应用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方向。 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向生产实践的一线岗位输送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而这种要求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所以在技能教学上,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大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得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行深入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习的良好习惯。 采取这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改革,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避免了与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雷同的教学模式和办学理念,显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途径,体现出了高职院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技能型、实用性等特点。同时更加明确了《机械制造基础》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机械制造基础》课实践性很强且内容大多枯燥、晦涩。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形之中给专业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国内教育专家在探讨这一个问题时提出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激励式教学法、引新式教学法、开发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机械零件和机加工工艺装备等。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传统的加工制造方法被现代工艺所取代。比如仿生学和MEMS微电子机械加工等前沿技术打破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机械加工制造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苦练基本功,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加快实践教学的步伐,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应该说是一种挑战,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多媒体网络的建立为这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传播教学信息量,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的直观性。通过建立虚拟网络实验室,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和教师“静态”教学转变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教师“动态”的教学。通过这种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指标是衡量教改成功的关键因素。考核指标的出发点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充分体现素质教学和实践能力教学的情况。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能正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的考核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强调理论与实际、笔试与口试、平时与集中相互结合的考核评估办法。同时增加创新开拓思维和能力的评估。具体考核方案如下表: 从上面的考核分配权值上看,加大了实践考核的力度,注重平时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案突出了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实践教学特点。 总结 根据目前各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以拓宽基础、注重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线,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为内容,以点带面,进行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具体内容总结如下(1)整合教学内容,使之能够适应现代机械产品的设计以及制造的要求。(2)以拓宽基础、注重实践为核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综合技能为主线,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打破相关课程彼此封闭的学科界限,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4)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讲授、实践操作、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5)积极开发新实验,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的开放制度,建立虚拟实验室。(6)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玲玲.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314):44-56.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创新;自动化 一、前言 机械制造技术作为生产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一直得到很大的重视,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机械设备的后续使用和自动化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其继续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汽车的高性能,节能环保等方面可以起到非常社会的效果。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为汽车的后续使用,缩小尾气的排放含量等方面提供巨大的帮助。因此,不断的创新机械制造技术对于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的各类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所以,本文从机械制造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并重点的探讨了机械制造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创新内容和发展方向。 二、目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要想研究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必须要首先了解近年来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制造技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来说,其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在我国现阶段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关于制造过程中的应变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第三,在我国现阶段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管理还处在缺位状态。 三、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刚性自动化技术,二是柔性自动化技术,三是综合自动化技术。这三方面的发展,促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能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通过这三个方向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汽车生产水平可以保持与国外的汽车生产水平的竞争力,让中国的汽车制造在全世界占有一定的地位。 刚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保障机械制造过程的设计工艺路线完全自动化,加工工具完全自动化,产品的设定完全自动化。例如,汽车制造行业的汽车零部件涂装过程这一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来说,传统的制造过程不但会出现很多废弃物,还会增加环境污染。为此,采用刚性自动化流水线,可以有效地解决此问题。 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可以缩短生产制造的周期,可以大大的提升生产产品的精密度,整个生产速度有很大的提升。 综合自动化技术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目的,第一个是实现了机械制造的信息流优化;第二个是实现了机械制造的物流优化;第三个是实现了机械制造的价值流优化。通过三方面的优化,有效的提升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机械制造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创新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要想不断的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内容着手。首先,在管理上进行创新;其次,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另外,要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机械制造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于制造行业来说,其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制造产品的精细程度。一个机械产品其精确度要求都非常高,一旦在管理上存在纰漏,那势必就会出现误差,生产的产品与实际要求就有所差距。为此,加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一个重点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做到精细化管理,准时生产。第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优秀的团队对于生产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开始运用到机械制造过程中。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的使用。通过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机械制造过程更加精细,参数的调整更加合理。让一直运用常规模式进行设计的企业和技术人员了解到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与模式,制造工艺资源软件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3、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的创新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主要哦有两个方向,第一是精密工程类技术,第二是机械制造业的高度自动化。 这些技术及工艺大大减少了能源及原材料的耗用量,算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成本,同时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体现了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精神。 五、总结 对于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主的机械制造业来说,要想保障竞争力,生产出越来越自动化,舒适度高的产品,必须保持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力度。因此,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工作依然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重点。所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才能生产出更加合理,让使用者满意的产品,企业才能不断的保障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丽萍.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 [2]郑红菊.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 [3]白周文.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J].成功(教育),2008(05)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发展 应用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47-01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涵及分类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来完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如草图绘制、零件设汁、装配设计、工装设计、工程分析等。三维技术是一项建模技术,它是将产品的物理模型转化为产品的数据模型,并把建立的数据模型存储在计算机内供后续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所共享,驱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就目前三维技术可实现的功能而言,它是由在设计人员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基础上从事产品的几何造型分析,完成产品几何模型的建立,然后抽取模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工程分析和计算。 根据模型的不同,CAD系统一般分为二维CAD和三维CAD系统。二维CAD系统一般将产品和工程设计图纸看成是“点、线、圆、弧、文本”等几何元素的集合,系统内表达的任何设计都变成了几何图形,所依赖的数学模型是几何模型。二维CAD系统一般由图形的输入与编辑、硬件接口、数据接口和二次开发工具等几部分组成。CAD软件 除计算机本身的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外,CAD主要使用交互式图形显示软件、CAD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3类软件。 三维CAD系统的核心是产品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是在计算机中将产品的实际形状表示为三维的模型,模型中包括了翻转架的几何结构的有关点、线、面、体等实际结构特点的各种信息。计算机三维模型的描述经历了从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到实体模型的发展,所表达的几何信息越来越完整和准确,能解决“设计”的范围越来越广。 在机械设计中,CAD系统是进行工程绘图的一个很好的软件平台。CAD在机械设计尤其是机械制图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图层,方便控制图形的线条特性等;二是可以很方便地绘制直线、圆、圆弧、多边型等基本图形;三是可以对基本图形进行镜像、阵列、修剪、复制、旋转、缩放等 各种编辑操作,以形成复杂的图形;四是可以将常用零件和表转件分别建立元件库,当需要绘制这些图 形时,可以直接插入,而不必再重复绘制;五是可以方便地将已有的零件图组装成装配图;六是可以方便地通过装配图拆分出零件图;七是可以设置绘图环境,是机械图形的线条宽度、线型、文字样式 等满足国家机械制图标准。另外,CAD系统在二维视图、三维建模、渲染显示、数据库管理、Internet通信等方面的无缝整合更为出色。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国内外现状 当今,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的软件发展迅速,开发和应用的时间也较长,所以它们发展比较成熟,现在基本上已经占领了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CAD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除对许多国外软件进行了汉化和二次开发以外,还诞生了不少具有自主版权的CAD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简称CAD。 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显示出来,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CAD 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质量。 CAD是一种技术,其中人与计算机结合为一个问题求解组,紧密配合,发挥各自所长,从而使其工作优化与每一方。CAD是一个系统,人们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用有限的特征来描述问题,通过形式化用计算机的数据结构来表达特征,并将用数据结构描述的特征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之中。CAD 技术正向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些标准的图形接口软件和图形功能相继推出,为CAD 技术的推广、软件的移植和数据共享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系统构造由过去的单一功能变成综合功能,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联成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固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处理机和并行处理技术在CAD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CAD系统的性能;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术引入CAD,出现了智能CAD技术,使CAD 系统的问题求解能力大为增强,设计过程更趋自动化。现在,CAD 已在电子和电气、科学研究、机械设计 、软件开发、机器人、服装业、出版业、工厂自动化、土木建筑、地质、计算机艺术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CAD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不少的企业对CAD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绘图阶段,从而使CAD产生的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CAD软件应用人员参差不齐,不能让CAD软件得到的高效率应用;在引进CAD技术时存在着盲目性倾向;引进的CAD系统的二次开发跟不上,致使引进软件的效率不能完全发挥;国内CAD技术水平还处于高技术集成和向产业化、商品化过渡的时期,自主开发的模具CAD系统商品化程度不够高,功能和稳定方面与国外先进软件还有很大差距。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2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大环境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得到更大范围地拓宽,现有的农业生产率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生产发展趋势显得刻不容缓。本文将基于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现状,指出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的优势,提出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趋势逐渐放缓,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成为必然途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随着精细化农业的推广,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数量和需求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大多采取的是手工制造或者是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再加上农机产品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农业机械生产设备陈旧、生产质量较低、技术水平低。因此,在农业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自动化的生产制造方式为发展方向,提高农业机械制造生产效率,稳定农业机械制造质量。 1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的优势 农业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应用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以机械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并且能够在部分工作中代替人脑进行生产作业。 (1)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质量。 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使得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和员工按照规范标准的生产制造设计要求完成作业,可以不受操作工人的主观因素像主观失误、个人理解的不同等影响,使得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几乎都一致,并不会出现明显质量的高低起伏状况,从而有效降低农业机械产品的不合格率。 (2)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产品制造中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制造作业,并且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制造的故障出现率,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使得农业机械产品在中间环节的生产准备时间缩短,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 (3)增强农业机械生产弹性。 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并不是应季生产的,而是有一个相对提前的生产时期,农业生产区域的不同会使得农业机械的应用存在差异性,像空阔的平原地区和地势较高的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农业机械应用都会有不同之处。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可以随时根据应用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增强生产弹性。 (4)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精度。 自动化技术生产系统的设备上都采用了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进展、调整、检测等部件,生产工人可以根据农业机械应用设计要求进行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高精确度,从而也保证了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 (5)提高农业机械成品流通效率。 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将制造周期大为缩短,农业机械成品可以实现快速交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企业中农业机械成品囤货量过多,降低农业机械企业的流动资金成本。 2提高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措施 由于受到历史条件、传统观念、经济水平和科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农业播种、农业耕作、农业收割、农业加工等农业环节内容中农业机械的应用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机械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水平还不够。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制造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1)信息流自动化应用。 信息流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整个农业机械生产制造过程作为一个大系统,将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设计要求、工艺技术特点、企业组织生产、原材料的购置、成品的库存等信息进行集成,生产信息能够逐次、准确地传送到下一流程地址。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信息流自动化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集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单元信息实现,将农业机械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各零部件的组装、零部件组装完成后的调试等数据信息进行标准化和统一化处理。通过信息流的自动化应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机械制造周期时间过长和信息获取途径不畅的缺点,打破过去通过手工编制农业机械工艺文件资料的传统方式。因此,必须要加快农业机械信息流的自动化应用,提高农业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环节效率,保证农业机械的各项信息、各项流程、各项操作的精确性,使得农业机械的制成品具有一致性。 (2)生产自动化应用。


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中,生产自动化应用是核心环节。对于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自动化应用,可以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两方面出发。①农业机械制造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农业机械生产设备自动化主要是对农业机械加工速度、加工流程、加工态势等信息通过在计算机控制中心进行命令编辑,生产系统可以根据已经设定好的程序应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完成农业机械的成品作业任务。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制造生产设备,要在农业机械零部件钻、铰、锉、攻等机械加工中采用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从而适应农业机械制造的产品变化。而后,在焊接生产过程中通过焊接机器人并借助辅助工具像导轨、气动、电动夹具等,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农业机械产品生产制造的快速转换,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在农业机械产品板材切割和抛光打磨中,可以分别采用离子切割机和喷丸机代替手工作业,选用合适的数控系统。②农业机械制造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在过去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生产企业都是依据年度生产计划和企业生产订单制定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计划,对农业机械制造的人员、设备、原材料、生产周期等进行组织管理。而农业机械制造的现代自动化系统则是通过采用拉式生产的方式进行管理,以看板管理作为实施手段进行标准化生产制造,对农业机械生产要素进行精益化组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能力的迅速发展,在农业机械制造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农业机械制造下达管理“指令”,加强农业机械制造的各道工序之间的信息沟通,缩短管理信息的流程。比如说,可以实施农业机械制造需求计划系统,将播种机的成品出厂作为一个完整的播种机生产周期进行倒计时,基于播种机的生产进度,将播种机所需要的材料和库存通过数据库软件进行记录存储,从而有效管理播种机制造的各个环节。 (3)库存自动化应用。 由于农业机械并不是即产即销,而是有一个提前制造的时间段,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需要对农业机械成品进行库存仓储,保障农业机械的出厂质量。因此,在农业机械的仓储中需要运用库存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保管。以农业机械的仓库作为库存和物流运输的中心,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局域网络,对农业机械成品的型号、种类、数量、产品合格验证等进行信息录入。而且对于农业机械成品出厂的物流实施环节,通过现代管理系统结合信息传输系统,实现对农业机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销售情况的反馈,专家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依据数据信息能够掌握农业机械的具体状况,并且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下达正确的指令,使农业机械制造更加精益化,配合农业机械的库存自动化信息,适应实际的农业机械应用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可以说是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工业生产制造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对于农业、工业生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农业机械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要重视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意识,提高农业机械制造设备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完善农业机械制造各个环节的应用途径,提升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齐斯文 单位:西京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任士一.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2,(12):184-185. [2]张长虹,易映强,周华忠.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2,(10):198-199+224. [3]石刚.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3):47-48.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精益化;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31-02 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机械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和原材料,造成资源的浪费,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因此如何将精益化理念应用到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1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 简单地说,精益生产即是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力、设备和材料,做到准时化、均衡化的理念,它是单件流、品质管理和设备维护全员化的企业管理理念,这一方法大大使时间上的缓冲区域大大缩短,使生产状态向准时制和人性制靠拢。而在机械制造业的历史上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是精益生产管理在现代制造企业的应用,精益生产管理即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可以提高的空间,这一管理理念可以坚定追寻完美历程的决心,同样也是企业力求卓越的表现。力求以最有限的资源和最低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 2 精益化理念在机械制造行业的体现 2.1 机械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现场凌乱杂乱;员工专业化水平较低;频繁出现安全事故;运转效率较低;本应及时销毁再投入生产再造的劣势产品被闲置起来,造成物质资源的浪费;资金得不到及时的回笼,给企业正常运转带来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将精益化理念应用于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中迫在眉睫。 2.2 精益化理念在机械制造行业的体现 在机械制造企业的精益化的生产中,提倡将“人力、机器、材料、法则”的4M原则进行提炼整改,主张以人为本。在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时,所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针对员工自身的特点和特有现状,尽可能地将经营理念落实在其公司的量化细则上;二是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才能融合到改善提升高效设备以及减少材料使用频率中来。这样便能将一个概念化的体系有效地应用到企业和管理中,使精益理念深入人心,达到减少浪费,提高利润,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3 机械制造企业如何实现精益化生产管理 3.1 推进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在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中,“精”即是通过精心筛选和提炼等工作,找寻到最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益”则意味着效益,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收获效益为基本立足点,做到以效益为本、精益求精。在推进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中,“精”是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手段,“益”企业的目标。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使效益最大化,把机械制造生产管理的成果最终落实到实现经济效益上。因此,进行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首要工作是推进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3.2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要实现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体系,实行责任的层层分解制度,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基层生产班组甚至每个负责人身上。机械制造企业要对机械制造生产实行归口分级管理的办法,归口分级管理一共需要建立三级生产管理体系,财政、生计、行政部室属于第一级生产管理体系;第二级生产管理体系包括调度营销、输等各职能部室;而第三级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第二级生产管理体系所属的班组、站所等。机械制造企业利用分级生产管理,将机械制造生产的管理和权利和责任分解到最基层的生产站班组、所。这种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的生产业务都务必从基层单位做起,并进行自下而上的逐级审核。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的财务部室要对价值指标认真负责,归口管理部室和使用部室恬适对业务技术和实物指标负责,使精益化管理在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生产中得到实现,最终使企业的价值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 要实施机械制造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必须推进生产的精益化管理,要想有机结合生产管理和价值管理,就必须要建立创新的、统一的、先进的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还要完善和修订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组织体系和生产管理原则要进行明确的规定,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工作人员提供业务指引,紧密结合机械制造生产的信息系统与管理制度。机械制造生产的业务应该均由基层班组、站发起,并且要求填制固定的生产卡片,汇集到财务部形成有效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统一的信息数据前,必须经过归口管理部的审核,如此一来,可以保证物、账、卡的相符。然而,还应考虑机械制造生产变化这一因素,当机械制造生产发生增加或者减少时,必须由业务起始点的生产管理部申请,然后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审批,由负责的归口管理部批准完成,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扩展过去仅仅以价值变动为内容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思路,还保证了机械制造生产管理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创建了上下贯通的生产信息汇集渠道,使数据资源共享得到真正的实现,为全方位生产数据信息的提供成为可能。机械制造企业想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必须依照各自的职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工作中,而且要深入地挖掘机械制造企业内部资源,有效地管理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进行。实践证明,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真正整合,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使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实现良好运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4 结语 现代机械制造企业要实行精益化生产管理必须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机械制造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使机械制造企业将精益化生产管理这一理论应用到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之中去,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整,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精益求精,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苏强,诸益波.面向全生命周期质量成本科目体系设计[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10). [2] 孟新田.精益理论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8,(2).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应用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机械制造业也在整体转型升级,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正在并将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融合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不仅极大减少了企业生产的成本费用,提高了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而且使机械制造整个行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1自动化技术概述 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以及电子学等,其中以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为主。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机电一体化、机械功能多元化、结构设计标准化以及控制智能化。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现阶段的自动化技术,融合了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管理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自动化技术,新时期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好的提高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在现阶段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代替人工工作,进而逐渐替代人脑工作部分,确保工作结果的精准性;(2)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化、流程化;(3)自动化技术可以使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具体。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 2.1柔性化应用 柔性化应用即指机械制造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的自身的生产过程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机械生产能够符合当下市场的实际需求。为此,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企业必须精确把握机械制造、机械设计以及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其有效统一起来。机械自动化柔性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与产品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适应性。此外,柔性制造在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了意外的人身伤害。与此同时,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在顺应了时展趋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发展进程。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该善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对制造、设计与市场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信息处理水平,同时还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显著降低信息处理成本,帮助企业实现多样化生产,进而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的柔性制造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例如,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市场反应的灵活性以及市场灵敏度等。所以,在其推广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改进与完善。 2.2集成化应用 集成化应用即指企业利用计算机集成思想,站在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对现有的原料、信息以及生产技术进行集成与优化,进而促使技术功能与经营活动的有效集成,并通过技术与经营的集成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而计算机集成思想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一种思想。现阶段,机械企业的集成需要以其内部的动态集成作为首要目标,以此来推动自身企业的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目前,高度集成化的芯片以及专用集成电路以及在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制造数控系统的集成性,以及系统软硬件的运行速度;而LED平板计数的应用,则极大的增强了显示器的性能;在机械制造中的互连技术以及封装技术中,也融合了表面安装技术与半导体;同时,通过缩短互连长度、减少互连数量、增强集成电路密度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产品价格,并且极大的改进了产品性能,是组件的尺寸变小,进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2.3智能化应用 智能化应用即指企业根据制造整个过程的需求与实际情况,适当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此来缩小人工生产与机械化生产二者间的距离,进而使机械化生产逐步取代人工生产,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智能化的机械制造系统,不仅将智能性完美的体现了出来,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外部适应能力,以及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从某种角度上看,智能化制造技术将机械制造系统维系在一个相对完善的状态之内。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制造系统,智能化制造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不需要学习提升或是组织适应的过程,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以及质量。此外,智能化制造体系还能够对市场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进而对生产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管理材料,控制机械生产过程。现如今,我国已经研发出了CAD、CAPP等新型智能技术,极大促进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柔性化应用、集成化应用以及智能化应用。总而言之,自动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三者的有机统一,是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相关企业或者生产技术人员必须将机械生产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优化与完善,进而借助机械自动化技术来实现机械产品生产的柔性化、集成化以及智能化,为产品的生产质量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从而显著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谢世权,谢丽.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发展[J].知识经济,2013(09):115-116. [2]傅彩虹.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运用分析[J].时代农机,2016,43(05):17-18. [3]王玲维,占建民.试论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6(12):167-168. [4]夏中坚,李坤.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国防制造技术,2016(03):80-82.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气技术 机械 制造业 应用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提升,人们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产品既要价格合理、质量高档、外形美观,同时对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顺应时展,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生活质量要求,对于社会的产品就要求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它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电气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本文主要阐述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电气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机械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的一个行业,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由于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它以各种机器设备供应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其不断发展。因此,机械制造业的水平和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底子薄,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包括轻工业、重工业在内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几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呈现出显著发展的态势,尤其体现在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方面,这标志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在整体提升。尽管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在不断地开发、创新,也在不断地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而且产品的工艺、质量和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就导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创新、管理和技术层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电气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 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气技术的发展,电气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有电气技术的支持,而同样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同样推动着电气技术的发展。因此,电气技术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机械制造业要想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绿色化发展,而这一过程就离不开电气技术的支撑。电气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动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是一项普遍应用,随处可见,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例如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传统的加工过程完全靠人工实现,其加工的难度大并且合格率很低。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只需要动动手指在机床上输入所加工零件的操作流程,机床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实时采集加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自动完成零件的加工过程。其生产批量大、合格率高。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初始的设置工作以及完后的回收工作,其余过程完全不需要人为参与,这样就使得生产效率及合格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 (二)传感器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对产品的检测在机械制造业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过程。在传统的检测中,大多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还很低下,甚至有些重要数据人为测量无法进行,这就跟不上如今大规模的生产过程。而电气技术中的传感器为数据的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传感器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的测量,比如通过超声波测量液位、红外线探测热轧钢板的缺陷等等。通过传感器测量使得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测量更加准确,测量范围也更加广阔,检测速度也明显提高。机械制造业要想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离不开传感器技术。通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规律,更有利于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 (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担任大脑、中枢神经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的大型数据处理及计算,信息技术对数据的采集,成为了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核心。例如,在数控机床的使用中,由计算机开发的系统,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测试,将一整套程序应用到机床的操作中,通过机床内部计算机系统的计算、分析来发送指令进而控制机械手臂的操作。通过信息技术对采集到的现场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反馈到计算机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实现了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操作。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技术也逐渐融合,形成智能化、系统化的一体化技术,这种科技的结晶势必会为机械制造业带来光明的前景。电气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会逐渐形成机电一体化,这会加快电子产品和更新换代,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带来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际英.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6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加工成本;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112-02 前言 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是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做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管理措施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帮助。文章主要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进行分析,通过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问题来了解成本核算对机械制造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然后通过这些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阐述具体的改进措施,通过改进措施及对策来提高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管理办法,以期能够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对核算目标对象不够清晰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其核算对象目前都针对固定的生产销售产品中发生的费用,而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需要的是未来发展策略提供参考的成本核算,通过未来市场的变化来决策本企业机械制造加工成本,因此,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核算对象应重点进行明确。然而,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机械制造行业在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核算,对于种类众多、企业多元化经营生产的机械制造业生产来说,其成本核算为了简化,将不同类的产品进行成本统一核算,造成成本核算目标笼统不清晰,在整体上看没有突出的问题,而从细节上看,成本差异就暴露无遗,这种细节上的差异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很难进行成本控制,而且企业的成本问题往往也是从这些细节上暴露出来的,也难以再做改进调整。因此,成本核算中核算目标的不清晰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最大的一个漏洞,这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是长远发展的绊脚石,是增加企业成本一个弊端,不能够有效保证加工成本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没有科学的成本核算标准 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只有科学合理的核算标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科学合理的加工成本核算又应明确划分成本预算标准和合理分配成本执行对象和执行标准,只有建立这些标准才能够有效开展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而我国目前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却不能够统一成本核算标准,大多数都以成本核算对象的笼统分类进行成本核算,导致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其制造费用作为制造行业中发生最多的费用也不能分出明晰项,即使分出明细子项也大多存在差异,造成成本核算标准的不统一;另外,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需要程序性和严谨性,很多成本核算人员为了谋取私利或简化程序,弱化了成本核算的职能,造成成本核算出现较大的漏洞和误差,最终导致机械制造行业成本核算的不准确,严重影响了领导层和决策层对于本企业未来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策略发展,因此,科学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也成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计算方法不合理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计算方法对于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对于本身的计算方法就存在较大问题,最终会直接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产生偏差。例如,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在计算产品的生产费用时时直接分配到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里的,随着成本分工的明细专业化,很多企业在进行机械生产组织过程中要向其他企业进行购买零件或协同制造,在复杂的生产模式下注定不能够简单的生产并计算成本费用,其产品成本的分摊也不能够简单进行,因此,很多成本核算在计算分摊核算时都要以原始的票据进行核算,作为成本核算的原始依据,在企业的生产中对于购买合作企业的原材料时有时不能够及时收到相关单位的发票,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产品完工前的真空期,成本核算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就不能计算材料的采购和加工费用,严重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也造成了虚高利润的现象,对于这种成本计算方式上的错误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发展很不利,也不是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最有效和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核算的解决对策 (一)落实机械制造行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确定却算标准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内容包括组建记录储存原始凭证的机制体系,在查阅或核对凭证的时候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并做好行为记载,另外要制定明确的人工及材料消耗成本核算标准,强化定额控制力度。企业内部结算体系及价格的明确也是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注意物资材料的核对、领发、计量、验收、存储方面。在机械制造业生产活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同性质的成本支出,应该结合不同标准来制定最佳核算方案,要求满足简便、科学原则。简便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容易获取相关资料,另外核算难度系数或程序较为简单;科学是指采用成本核算方案中包含的所有费用支出与实际生产活动中情况满足客观合理要求。比如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产品体积、重量与辅助材料费用支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选择产品体积或重量作为标准进行核算;人工工时与制造费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以选择支付工资作为标准进行核算;机械工作时间与所需动力费用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可以选择机械工作时间作为标准进行核算。 (二)确定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核算对象 因为机械制造业性质、规模之间都有所差异,在生产过程中所追求的经营理念及要求也不同,因此成本核算目标对象之间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但是所有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目标对象时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要求:(1)契合企业经营理念,符合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潜在需求。(2)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构成的特点及性质要求。(3)若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类型繁多,且每一种类型的规格划分标准不同时,应该将每个类型产品单独当作一个目标对象,按照品种方式来对这种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然后使用系数法来获取每一个类型中不同规格产品的成本费用支出数据。(4)若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中不仅具备主要产品,而且还包括副产品,那么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把主要产品当作某一个目标对象,而副产品当作另一个目标对象。如果企业副产品类型较多,可以按照副产品品种划分并选择目标核算对象。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使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使各项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都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合理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一改以往一刀切的成本核算方式,使每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都能准确地衡量某项具体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推动成本核算方法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实现机械制造行业各项成本的准确衡量,有利于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不断创新,寻求最科学的成本计量方式 由于每个机械制造企业都具备自身独特的性质,在月末期间产品与产成品等方面会出现不同状况,因此在核算产品及产成品成本费用时,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最科学的计算方式。若企业月末期间企业生产产品数量较多且改变幅度大,可以用直接采用产量方式来进行成本计算。若企业产品数量偏少,且月末阶段占据的比重较小不会对产品整体成本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酌情排除该阶段的产品成本。对于不同工艺术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比如在机加工实际工艺操作中,有下料、热处理、锻造、铆、焊、车、钳、铣、刨、磨、滚、钻、划等工艺工序。其中热处理、锻造、铆、焊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批量化投入,批量化产出,其费用发生与重量及体积有一定联系,并且按生产工艺所需对不同的零件一起进行批量化作业,也是一个班组进行作业,因此很难细化准确其零件工时,其中发生制造费用也就难以分摊细化到零件上,可操作的合理实用做法是,封闭其中车间费用,统计月(年度)发生额,并统计其中对应月(年度)产出的各种零件重量,计算出其相应工艺(工序)制造费用分摊率,再按照单个产品零件重量情况计算其在该工艺(工序)的制造费用发生额。车、钳、铣、刨、磨、滚、钻、划等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按工艺流程单机操作,表现为一台机床可能制作不同的零件,一种零件要经过不同类型机床加工,可以统计一个零件所需的不同机床机械工时,制造费用发生的多少与其零件加工发生的加工工时多少有很大关系,可以考虑采用加工工时核算分摊制造费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合理的加工成本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机械制造行业的各项成本,能够为企业的领导层和决策层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和数据,以帮助企业的领导层和决策层实现未来的企业战略规划和选择。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来进行企业未来的盈利规划和日常管理。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合理的成本核算和分析方法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对于成本核算方法不完善且仍存在诸多问题的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应明确问题的源头,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及时改进,建立各项健全的成本核算分析方法,从而建设企业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只有这样机械制造行业才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阎元.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探讨[J].新会计,2013,(2). [2] 白艳萍.浅析机械制造业的成本核算[J].中国外资,2012,(24). [3] 张丹,皋蕲.对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1).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7篇 1数控技术的特点 对机械生产制造加工与运行的过程用数字信息进行控制的技术,可称之为数控技术。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以及柔性自动化等特点。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完善,更新改进过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数控技术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自动控制的模式,及时解决了机械制造生产过程控制上的时变性,非线性以及多层次性等较为复杂的控制问题,整合优化了机械制造生产的运行模式。数控技术既借鉴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同时也结合现代计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光机电技术于一体,已成为了现代化机械制造行业的核心技术。 2数控技术的原理 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朝着开放化,分布式,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故此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对于数控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数控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数控技术中的应用,数控技术的深入应用有助于及时准确的找出机械制造行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信息故障等问题,优化了数控机械的加工过程。 3数控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让数控技术在设计与制造上,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智能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也推动了数控技术不断发展的脚步。目前数控技术在机电一体系统中的一系列产品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的相互结合,使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向智能机械制造的方向发展,完善以及成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制造技术。数控技术主要是应用多项不同的计算数据信息控制操作技术所展开的操作控制,其主要是一个混合以及集成的控制系统,是社会控制理论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高度,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控制时代。数控技术指的是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组织的情况下,自行的启动智能机器所完成一些列的数控技术生产,其主要针对应用与在传统上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之中。 3.1数控技术在我国汽车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加快了汽车中复杂的零部件制造生产的程序,汽车零部件的快速形成带动了汽车制造行业在近些年来的迅猛发展,数控技术也成为了我国汽车制造业走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核心技术。通过将“高柔性”与“高效率”集合成于一体的数控技术,将高速加工中心和其它高速数控机床组成的高速柔性集中在生产线上,在汽车零部件实现了更新频率快、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制造生产目标,还实现了受益时间长、投资时间短、制造效率高的工业生产。汽车工业与数控技术的相结合使得加工零部件尤其是复杂的零部件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同时还能轻松的做到集成制造、虚拟制造以及柔性制造等,从而更进一步加深汽车工业与数控技术之间的关系。 3.2数控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设备行业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最根本的其实就是机械设备,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谁都不能缺少,随着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机械制造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必须拥有机床设备、控制能力以及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数控技术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机床控制能力,即在机床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也就是用数控技术对机床的加工进行指挥控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数控机床。这种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是以代码来实现机床控制的,它把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主轴变速、刀具的选择、冷却泵的工作等各种操作储存在控制介质内,从而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执行元件,以控制机床使其加工出我们所需的工件。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企业产品的性能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主要核心,而产品优胜之处关键在于机床的精度。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于机械制造业生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推动了数控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产品的效能,提高机床的精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实现产品智能效果满足人们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数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融合发展,不仅给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操作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的帮助,还可以大大的减少这一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加工时间,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的工作效率。 4结语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8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应用 工业及机械设计设计面较广,在众多的设计行业中工业设计及设计制造的难度最高。科技含量也最强,并且在设计过程不仅要体现设计的实用性,还要考虑设计的美观性。在当前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中,设计与制造水平的高低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直接挂钩。 1工业设计基本概述


工业设计指的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进行的创造性设计行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合理运用工学及美学相关技能,使工业产品实用性与美学性得以体现[1]。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要事先执行科学的方案,并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模拟设计产品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通过不断改良形成新的产品。因此工业设计通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1综合性强 人们往往将工业设计简单的理解为产品外在形态的设计,并且认为工业设计产品基本上都是机械产品,事实上人们的这种观点不全面,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依旧处于较浅的水平。实际上,工业设计综合性较强,设计中不仅包含美学、工学,还包括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1.2实践性强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自然、环保,因此工业设计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1.3时代性强 受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不同,工业设计的目标及设计内容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以往工业设计可能仅仅是提高人们工作效率,而当前,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工业设计上往往体现产品节能、绿色以及环保等特征,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感。 2我国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发展现状 2.1工业设计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设计让处于较慢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出现的比较早,并且在电气革命后就注重对工业设计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外工业生产水平。而我国工业设计出现的比较晚,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重视工业设计,总体概括工业设计的阶段,我国工业设计主要走过三个重要的阶段:拿来、模仿以及创新[2]。随着工业设计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正在从模仿到创新的演变,在很多企业,已经逐渐在原有的工业产品上加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虽然有的工业产品保留了产品原有的外观,但是在产品的具体组成与性能上相较以往的产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随着当前高校在工业设计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信在不久,我国工业设计将全面步入到“创新”这一发展时期。 2.2机械设计制造现状 机械设计制造中涵盖比较多的内容,具体包括产品的外观及内部组成设计、产品的制造、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缓解。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发展较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机械设计制造所表现出的缺陷包括一些核心零件的生产仍依赖进口,即便在国内生产,往往也是模仿相应的工艺,表现出较低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且从我国劳动力组成来看,技术类的生产及制造人员依旧比较缺乏,单纯的机械组装的人员占大多数,这必然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及融合 3.1工业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应用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主要是通过工业设计是机械产品的科学含量更高,在当前智能化机械的生产要求下,机械产品的生产一切围绕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工业设计将机械产品的利人作用体现出来,才能使机械产品的销量提升,使机械设计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3.2机械设计制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的综合性较强,涵盖艺术、科学及美术等多种学科,在多种学科中,如果通过重要性进行分类,科学必然是最重要的学科,所有的工业设计必须以科学为基本需求。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则满足了工业设计这一科技化的目标,通过高精度的机械,设计出的工业产品往往外形美观、功能齐全,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在工业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充分依托机械设计制造,保证设计的产品不会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并且在产品的结构、色彩以及功能上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使产品的实用性不断提升。 3.3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的融合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发展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发展过程中,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受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很多企业虽然有志进行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融合,但是受时间及财力影响,设计融合往往成为空谈。因此,在实现两者融合上,首要的任务是给予中小型企业一定的便利与扶持,促使企业在工业设计中逐渐朝绿色、环保、技能的方向持续发展,使中小型企业的设计朝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在相应的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优化,比如税收减免,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设计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时间及财力的问题,从而使中小企业设计的物质基础得到满足,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形成持续、良好的发展战略,逐渐从传统机械设计阶段转变到工业设计阶段。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工业设计水平,还应不断加大高校对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目标上以创新型人才与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为主体,提高高校相关人才的输出质量,并建立相关科研部门,实现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相关人才的集中培养。 4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求在不断完善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先关技术,通过积累设计经验,不断改进与完善,并通过专业人才的不断输出,迎接我国工业设计及机械设计制造新的发展局面。 作者:李增泉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19篇 关键词: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E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1-0146-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发展进入重型化,我国的工业生产,特别是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需要企业负责人、每位员工积极地参与。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操作复杂,涉及领域广,设备不管是养护还是维修都需要特定的技术,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广泛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知识。通过加强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可以使企业转变安全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掌握安全技术改造和职工健康改进的科学依据,从源头上控制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程度,带动企业内部生产、计划、财务、人事、物流等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目前个别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工艺技术、自动化水平低,企业负责人和大多数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能有待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生产现场安全隐患较多,导致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 二、安全管理的内容 安全管理是人类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按照安全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预测、分析和消除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预防和控制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避免设备和财产遭受损失,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推进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提高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机械危险因素和非机械危险因素两类。机械危险因素是指由机械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物的机械作用可能产生的伤害(如辗、割、绞、压、夹等)的各种物理因素的总称。主要的特点是突发性和瞬间性,有时一次发生,就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非机械危险因素是指包括工业毒物、毒气、噪声、震动、辐射等非机械作用的有害危险因素。其中有些会破换环境,长期作用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累积伤害,导致疾病(职业病);有些是突发性的,可能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一)员工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不强是导致安全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指员工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生产工作习惯。在实际生产中员工对工具或量具随手乱放,测量工作不停机,站在工作台上装卡工件,越过运刀具取选料物,攀越大型设备不走安全通道等。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虽然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是覆盖面较窄,不能涵盖《安全生产法》中的要求。在人员的培训方面虽然也有考试,但只将考试成绩计入档案就完事,没有分析思考考试培训的效果如何,没有针对考试分析来总结培训的重点及难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三)安全生产环境需要加强。部分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环境不达标,员工在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恶劣环境中工作,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意识水平,使身体健康受到损伤,造成机械系统功能降低甚至失效,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四)安全管理投入不足。虽然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日益重视,但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仍然不多。不仅仅安全投入的资金不充分,安全人员也缺乏专业培训。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也被忽视,为了节省成本而不顾作业人员的安全仍继续使用。各项能保证人员人身安全的设施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四、加强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单位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单位负责人责、权、利的统一及安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承担第一位责任,对军工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乃至全部工作负有全面的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单位负责人应把安全生产责任指标层层细化,分解到每个班组、岗位,确保人人负其责,有效控制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星空体育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军工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把员工的工作细化、具体化、程序化,使得实际操作在可控范围内,把不安全行为有效控制住,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标准,根据班组生产性质不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安全自检、互检和定检制度。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企业中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机械制造业范文第20篇 关键词: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特色分析 从上世纪中期之后的重工业发展阶段到现在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一直着重于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的发展,并且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技术包括这设计、制造、使用、维护这一过程,因此需要专业知识与技术操作能力十分强的工作人员,所以,近些年来,为了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解决当下我国在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并且不断创新,打破国外的垄断技术,使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有新的突破。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针 在新时期下,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就需要高校在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有科学的管理规划,让这些高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去,并且,机械实际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近些年刚刚开设的,所以我国更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针: 1.1适应经济市场的需求


我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并且根据近些年来一些数据的调查可以发现,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首要差别就是在农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是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农作物的耕种与收割,而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人力劳作,所以当下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最需要突破的是推进我国农业自动化的发展,提高农作物的播种与收割的效率,因此,当下我国各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培养时,应该着重于在农业领域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知识的培养,不断培育出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推动我国的农业领域的发展。所以说,我国高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技术的培养方面应该与经济市场的需求相融合,使学生在毕业之后有用武之地,并且也可以落实该专业的作用。 1.2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因为在实际的生产运作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要求十分高,例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首要步骤就是设计图纸,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即使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员工设计的图纸也不能一次性投入使用,在审图、工艺等各个步骤都会发现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更正,所以如果高校仅仅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开设动手实践课程,在教学课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建设,除了这些在课堂上的改革之外,高校还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现代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实验基地,使这一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开设对于我国机械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想使这一专业的开设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就要确定具有特色的课程标准,规划好该专业的发展目标,迎合新时期下市场的需求,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手动操作能力共同提高,同时设立这两方面的规章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检查。除此之外,各大高校还应该配备优秀的教师团队,高薪聘请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教学老师,提高学生们的领悟能力,并多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机会,使他们在校期间就可以更好的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保证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并且,根据各大高校之前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方案的资料显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对比,在新时期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之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校领导应该做一个详细的统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最好的课程标准呈现给学生,并且高校不应该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应该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课堂时间去进行学习,使学生有更大的成绩突破,同时还要提高老师的责任心,让老师将教学计划落实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原有的学习资料的基础上,老师们还必须做到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知识有一个新的教学框架,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在某些方面引领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这一门学科的进步对我国的市场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各大高校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专业的技术人才,满足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使我国在机械自动化领域有新的发展与突破。 参考文献: [1]黄鹏.浅析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J].科技展望,2017,(02):221. [2]段军.关于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点分析[J].科技展望,2016,(25):83. [3]黄光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专业特色分析[J].工业设计,2016,(02):183+185.

咨询:星空体育:机械制造业

*为必填项

*联系人
*手机号码
咨询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