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官网,登陆,app,下载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造洁净厨房 做健康美食

油烟净化一体机批发定制首选服务商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21-5623795

prevnext

星空体育:俄罗斯小麦聚焦:俄罗斯小麦出口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 福州粮情十月份福州市场粮油价格小幅上涨时间:2022.10.31 单位:元/吨早籼谷(15-17)中等23502350持平晚籼谷15-17)中等24502450持平早籼米(15-17)中等336034001.19%晚籼米(江西923)一级600060000.98%晚籼米(安
  • 咨询热线:021-5623795
  • 产品详情

· 福州粮情 十月份福州市场粮油价格小幅上涨 时间:2022.10.31 单位:元/吨 早籼谷 (15-17)中等 2350 2350 持平 晚籼谷 15-17)中等 2450 2450 持平 早籼米 (15-17)中等 3360 3400 1.19%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6000 0.98%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东北米 一级 4480 4560 1.79% 江苏粳米 一级 4200 4200 持平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230 3230 持平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250 3250 持平 玉米 中等 3100 3100 持平 大豆 中等 7200


7200 持平 豆粕 一级 5400 5800 7.41% 籼糯米 一级 5400 5400 持平 麦皮 中粗 2800 2860 2.14%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10800 11200 3.7%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11000 11600 5.45% 来源: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动态 分析机构称,上周俄罗斯小麦出口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国际小麦期货下跌,对小麦价格构成压力。  莫斯科的咨询机构IKAR表示,截至上周五(10月21日),俄罗斯12.5%蛋白的新季小麦在黑海港口的FOB价格为每吨312美元,比一周前下跌11美元,之前一周下跌了4美元。上周国际基准的芝加哥小麦期货下跌1.1%,泛欧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下跌2.5%。  上周俄罗斯国内小麦价格也出现下跌。国产三等小麦的报价为每吨12,675卢布,比一周前下跌250卢布。  港口数据显示上周俄罗斯出口106万吨谷物,高于前一周的91万吨。  另外一家莫斯科的咨询机构SovEcon称,2022/23年度(7月至6月)俄罗斯小麦出口量将达到4340万吨,大麦和玉米出口量预计分别达到600万吨和480万吨。  俄罗斯农业部近期表示,俄罗斯将在2022年下半年出口多达3000万吨谷物。  俄罗斯农户已经收获1.041亿吨小麦  俄罗斯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俄罗斯所有谷物收获产量为1.472亿万吨,一周前1.461亿吨,去年同期1.132亿吨。  迄今俄罗斯已经收获1.041亿吨小麦,高于一周前的1.037亿吨,去年同期7670万吨。俄罗斯农户从7月份开始收获冬小麦。  今年俄罗斯小麦单产提高到每公顷3.59吨,高于去年同期的2.81吨/公顷。  上周俄罗斯农户开始加快冬季谷物播种。目前已经种植1490万公顷冬季谷物,高于一周前的1160万公顷,去年同期1530万公顷。  SovEcon在9月份的报告里预计俄罗斯小麦产量达到1亿吨,高于早先预期的9470万吨,因为春小麦产量提高。9月19日,IKAR预计2022年俄罗斯小麦产量为创纪录的9900万吨,高于9月12日预测的9700万吨,高于8月8日预测的9500万吨。俄麦出口预期调高到4750万吨,高于之前预估的4600万吨。  10月12日,美国农业部预计俄罗斯2022/23年度小麦产量为9100万吨,比上年的7516万吨提高21.1%。2022/23年度俄罗斯小麦出口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200万吨,比上年的3300万吨提高27.3%。  小麦关税继续上调  2022年10月26日到11月1日期间,俄罗斯小麦和混合麦的出口关税为每吨3028.0卢布(约为49.9美元)。相比之下,10月19日到10月25日期间的出口关税为每吨2934.3卢布(约47.6美元)。  作为对比,7月份首次实施卢布计价的出口税之前,6月29日-7月5日的小麦出口税为146.10美元/吨。  俄罗斯的小麦销售商通常以美元为出口定价,在国内市场上以卢布采购小麦。由于近来卢布汇率剧烈波动,可兑换性降低,使得出口关税计算变得更加复杂。从7月份起,俄罗斯农业部使用卢布对小麦出口关税计价,并将计算关税的小麦基价定为15000卢布,而不是之前的每吨200美元。大麦和玉米的出口基价也从185美元/吨改成13875卢布。  过去一周卢布汇率基本稳定  周二,俄罗斯卢布汇率报61.75兑1美元,和一周前的61.73卢布基本持平。  2月23日(俄乌冲突爆发前),卢布兑美元汇率接近80,随后在3月份初跌至历史最低点121.53兑1美元,之后一路飙升,6月份时达到50.01兑1美元的七年新高。卢布汇率强劲引发俄罗斯政策制定者和出口商的担忧,因为强势卢布可能削弱出口商的销售收入。目前卢布仍是今年迄今世界上表现最强的货币。 来源:博易大师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近期玉米价格仍将是涨跌互现,不同的是,前一阵子是东北跌,华北及山东上涨,而近日东北、山东上涨,而华北则出现了涨跌互现的局面。 价格不断动荡,市场也跟着揪心。 上周玉米期货市场走势强劲,一度给了现货市场较大的信心,但是随着玉米不断收获,上游压力不断增加,玉米存在回调风险。 虽然表面来看,玉米价格变化并不大,多是你涨我跌、我跌你涨的走势,但其实随着行情不断推进,接下来,玉米的3个大趋势已隐约可以预见。 趋势一:集中上量或被分化 在秋收之前,市场最大的关注点在玉米的产量上,玉米是减产还是增产一直争议较大,但随着秋收接近尾声,市场的关注焦点发生转移,从产量之争转变为集中上量之争。 按传统的经验,玉米秋收之时,往往会出现集中上量,这时市场由于短期供给增加,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于是价格下跌。往往这个时候也正是贸易及企业建库补库的好时机。 但是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很可能这个集中上量将被分化。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受天气因素影响,今年玉米的收获时间不断被延后,而今年的春节又较早,因此市场认为,对于有年前卖粮的农民来说存粮时间变短,那么集中上量的概率就增加。但是今年玉米质量普遍好于上年,也意味着保存难度降低,再加上今年种植成本增长,农民惜售挺价情绪较浓,并不急于卖粮。 另一方面,过去农民家里除了种粮以外很少有其他收入,但是近些年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很多农村家庭也有了其他收入,所以卖粮并不是唯一生计,这就大大降低了卖粮的紧迫性。 二是随着天气变冷,近期多地疫情又有散发迹象,使得交通运输不断波动,并不稳定,这也使得玉米的集中上量被分散。 三是参考去年的行情,去年跟今年的情况有些类似,市场一直苦苦等待集中上量,但是事实上,玉米一直在涨跌震荡,所谓的集中上量而价格大跌的情况并未出现,也令很多贸易商空等一场。因此,不排除今年也会走出与去年类似的行情。 趋势二:市场博弈僵持 当前玉米的购销还未真正开始,但当前市场各主体表现出来的情绪却是实实在在的。 农户惜售情绪上涨,尤其对优质干粮,并不愁卖;而近两年在新粮上市时建库的主体亏损较多,使得贸易商以及烘干塔的观望情绪走高。收粮主体不着急收,而卖粮主体又不着急卖,市场僵持概率较大。 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粮价的走势看法也不一。 有人看涨,认为随着进口玉米成本走高,国内替代减少,而养殖业利润增长,使得玉米的饲用需求增长,进而拉动玉米价格上扬; 但也有人认为,虽然表面看利涨因素较多,但是生猪走势最猛的阶段就在年前,年后消费一降很可能将会迎来大跌,到时对玉米的需求也会随之而降。而年前也正是玉米上量的高峰期,两相抵消,会抑制玉米的涨势。 买卖主体僵持,而市场看法又不一,因此接下来玉米的博弈局面或将加剧。 趋势三:价格震荡频繁 除了博弈加剧,玉米的另一个趋势表现就是价格震荡频繁,具体表现为涨跌互换、涨跌互现。 影响玉米价格涨跌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补库的心态。即随着玉米全面收获后,在玉米需求缺口下,企业要建立全年库存,而补库采购需求也将决定着玉米的价格涨跌。 二是国际玉米影响。虽然美玉米价格走高,乌克兰玉米产量下降,但是根据市场消息显示,自美玉米进口成本大涨后,中国正在寻求新的玉米来源,其中缅甸已尝试向中国出口了1000吨玉米。而之前中国也与巴西签订相关协议,巴西玉米最快将于12月实现对华出口。而巴西玉米进口成本较低,届时势必会再次引发国内市场价格的又一轮涨跌。 来源:新农观 (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进人十月以来,全国稻价持续趋强运行。南方籼稻价格呈稳中有涨格局,优质粮源价格持续小幅上调,丰两优水稻到厂价格直奔1.40元/斤,黄花占水稻价格则向1.50元/斤进发,不过整体稻价涨势较为缓和,而北方粳稻价格的上涨速度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截止至今日,北方长粒粳稻价格上涨幅度近0.10元/斤。那么在南北方稻价强势抬头的背景下,米价上调空间究竟有多大? 粳稻价格频繁波动,粳米市场报价凌乱 国庆佳节过后,新粮集中上市,粳米市场报价本应渐趋平稳,但是实际平稳的仅仅是北方的圆粒大米报价,长粒大米报价则十分调皮,让人摸不着规律。 截止至本周,黑龙江圆粒大米主流报价在1.80元/斤附近徘徊,报价区间多在1.78-1.82元/斤;吉林产区圆粒大米报价稳中有落,超级稻米主流报价稳定在1.88-1.95元/斤,吉宏六号大米出厂报价在2.50元/斤;辽宁产区上量不大,目前盐丰大米多在1.90元/斤。 但是当前市场的长粒大米报价则是让人捉摸不透,尤其是黑龙江产区。本周无论是东部产区还是绥化、五常等高价位产区,长粒大米报价多在2.20元/斤,报价趋同,有违常态,那么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无非有二:第一,长粒稻价涨势过猛,米企当前采购谨慎,米业加工倒挂,米价上涨动力不足,因此维持在2.20元/斤的位置。第二,米企原粮的库存成本不一致,部分米企前期低价位的采购量较大,那么成本自然在低位,为了保证大米走货顺畅,在市场保持高竞争力,大米报价自然就可以不根据主流上调。 籼米走货滞缓,米价上涨乏力 籼米市场成交寡淡。自新季作物上市以来,新米购销始终不温不火,走货速度较慢,即便籼稻价格持续冲高,低价位持续补涨,叠加晚稻品质有所好转,都无法扭转米市的状态。截至今日,本月籼米报价未出现明显上调,仅仅零星出现稳中有涨的情况,多是防止倒挂而不得不调价。因此从终端需求以及籼稻价格的支撑力度来看,籼米价格或是上调无望。 糯稻货源异常紧俏,糯米购销陷入僵持 众所周知,今年全国糯稻种植面积大幅缩减,而在收割的关键节点,北方大部分产区受天气因素影响,下雨过后霜冻导致碎米率极高,新季作物大幅减产,可谓真正的“雪上加霜”。当前东北产区原粮已经在1.70-1.78元/斤,并且还在持续走高,向1.80元/斤靠拢,糯米购销本就处于寡淡阶段,叠加稻价支撑,部分米企持续上调糯米价格,甚至一天一个价,上调幅度多在0.05-0.10元/斤,而下游对此高价很难接受,这无疑让糯米购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本周北方米业陆续出现停产停报情况,以规避市场风险。但是从当前原粮价格走势来看,笔者认为短期内糯米价格无回落空间,后市或将持续高位震荡。 综上所述,米市终端需求不佳,笔者认为,米价上调动力不足,但是黑龙江长粒大米走势可能略有不同,毕竟稻价支撑较为强势,后市价格或将恢复常态且小幅上调。 来源:粮信网 作者:郭东野 仅供分享 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进口大米49万吨,同比增加11万吨,增幅29%;1-9月累计进口大米505万吨,同比增加147万吨,增幅41.1%,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496万吨的进口量,2022年进口量将创历史新高。 按市场年度看,2021/2022年度(10月/9月)已经结束,我国年度共进口大米643万吨,同比增加158万吨,增幅32.6%,折算进口稻谷(将大米进口量以1:0.7折率换算)919万吨,同比增加226万吨,也为历史最高水平。 无论是自然年度还是市场年度,我国大米进口量均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外大米价差较大,进口利润较高。2021年年中,国际大米价格迅速回落,此后长时间保持低位震荡,我国进口大米存在明显价差优势,进口利润普遍在500~1000元/吨。二是国内碎米需求旺盛,进口明显增加。受乌克兰危机、国内饲料需求增长以及玉米、小麦价格较高影响,国内对低价碎米的消费需求增强,进口碎米多用作饲料和工业用途。2021/2022年度我国共进口碎米380万吨,同比增加154万吨,增幅68%,进口碎米占我国进口大米的比重为59.1%,碎米进口粮源多数来自印度,从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及缅甸也有少量进口。 后期来看,我国大米进口量或将出现回调。一是印度限制碎米出口,此前滞留港口的碎米虽然有40万吨获得出口信用证,并在9-10月运出,但预计11月份以后我国碎米进口量将减少;二是受印度季风、巴基斯坦洪水以及中国高温干旱等因素影响,全球大米产量接连下调,国际大米价格阶段性上涨,截至10月26日,主要出口国大米报价同比上涨10~35美元/吨;三是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软,我国大米进口利润不断压缩,目前进口泰国、越南等国大米理论到港完税利润仅在100元/吨左右,进口优势大幅收窄。综上所述,预计后期我国大米进口数量或将回调,仍需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主要大米出口国政策。 2022年9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4万吨,同比减少1万吨,减幅2.4%;1-9月累计出口大米161万吨,同比减少22万吨,减幅12.2%。2021/2022年度我国共出口大米222.4万吨,同比减少6万吨,折算出口稻谷(将大米出口量以1:0.7折率换算)318万吨,同比减少8万吨,为2018/2019年度达到峰值409万吨以后连续第三年回落。 来源:粮油市场报 (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在广大豆农、粮商热切的期盼中,中储粮2022年新季大豆各地收购价格相继出炉。不负期盼,中储粮收购底价高于企业粮库,强有力的支撑起新豆市场价格。但各地粮商表示,尽管中储粮这边给出了市场保底价格,但是高蛋白优质豆源未来走向市场的利润更为可观;鉴于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收购粮点,运费仍是更重要的问题所在,低蛋白豆源销售渠道匮乏,后市何去何从,还值得我们深思! 产区“穷途末路”未可知 在东北产区连续偏弱的局面下,中储粮高价开启收购,意图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要在稳住新豆价格的同时,力挺新豆价格,最为明显的就是内蒙古地区新季大豆。在中储粮还未出具收购价格之前,内蒙古地区新豆价格普遍偏弱,鉴于地理位置原因,部分地区新豆外发装车价格较其他地区低至0.05元/斤。中储粮收购价格一出,部分价格也小幅上调,利润空间更为可观。 但是今年黑龙江产区新季大豆蛋白低,颗粒小使得今年东北产区的豆农和粮商信心略显不足,尽管现阶段中储粮收购价格公布,但是入库率并不高。据了解,多数地区粮商们对于送往粮库的运费及筛粮成本估算,利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倒挂。本月中储粮拍卖6次,流拍3次,成交3次。其中,成交的标的主要是2017年嫩江地区的陈粮,主要由于当年粮质较好,颗粒饱满偏大,正好可以弥补今年新豆的不足。另有厦门地区购销双向大单成交,单个标的竞拍10000吨,主要还是由于出库价格便宜,入库价格比较有优势,所以成交率较高。中储粮拍卖也小幅下调了底价,但是多数地区还是处于流拍状态,新豆大面积上市,市场价格偏弱,所以参拍者竞拍意愿并不强烈。 东北产区近期高蛋白需求量较大,但是市场现货流通滞缓,农户惜售心理进一步升级,粮商采购困难,市场呈现僵持状态。外加今年种植面积大,单产较高,当前多数地区已经完成全面收割,这样一来,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更加明显。难道说今年新豆后路就这么被阻碍了吗?其实不然,尽管今年乍看供求关系不对等,但是鉴于今年进口豆价格高位,且迟迟未到港,国内榨油厂库存稀缺,急需国内新豆补库,而且今年新豆油脂较高,所以油厂间接的分担了一部分新豆量产的压力,这样供求关系逐渐得到平衡。所以今年新豆后市不比过于忧虑,未来即便是低蛋白的新豆也是有处可去的,新豆价格还是会稳中偏强的。 销区“春暖花开”待升温 中储粮收购价格出炉这个“豆圈”大事件,不仅影响着东北三省一区的新豆底价,也对关内各个产区价格有着很深的影响。之前,豫、皖地区新豆价格不断下滑,甚至有个别粮食开玩笑说:“现在这新豆价格都快赶上进口豆价了!”确实,前期新豆上市不久,该地区豆价阶梯式的下滑,最低净粮外发装车价格为3.05元/斤。那时的豆农和粮商们对后市担忧不断,甚至有人认为当地豆价还会继续下行,更有甚者开始调整收购策略,转向其他粮食品种。但现阶段,随着水分逐渐接近正常值,中储粮的收购底价支撑,使得近期价格小幅回暖。现在过比重装车价格为3.1-3.15元/斤。所谓买涨不买跌,近期销区市场采购积极性不断提高,部分粮商开始积极扩建库容,前期水分偏大的新豆也基本已经出货完成,加工厂开机率提高,走货速度也进一步提升。 当前湖北地区还是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部分粮商采购豫、皖地区新豆来扩充库存,供应下游需求客户。未来当地新豆价格看弱,走货困难。江苏地区新季黑脐也开始少量收割上市,现阶段水分偏大,价格不稳,前期上市的大白皮价格逐渐稳定,但鉴于今年新豆数量较多,当前豫、皖地区的价格、交通优势明显,后期高蛋白大豆价格或会受到影响。但是随着市场缓慢升温,走货速度逐渐加快,大豆市场下跌停止,上涨已经到来,新豆后市整体还是被看好的。 进口“风雨飘摇”路漫漫 国内新豆市场经历了低谷期后,迎来了春天,那进口大豆的春天还有多久可以到来呢?当前,我国进口大豆库存持续收紧,豆价保持高位稳定。到港的船只时间一次次延后,预计11月会少量到港,但密西西比河运输问题依旧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尽管近日报道当地有降雨来袭,但是当前这个季节降雨量较少,即将迎来枯水期,少量的降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是能是缓解。据了解,美国大豆价格上涨,现货市场上终端需求强劲,美联储在11月举行的下一次会议上似乎可能坚持加息0.75个百分点,但有可能会考虑减少未来的加息规模,进口大豆运输成本和采购成本还将是提振进口大豆价格的关键。所以说,未来进口豆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对国内大豆的市场挤兑或将看弱,后市路漫漫,把控市场价格还是质量或将是港口贸易商们思考的关键。 综上所述,“豆圈”经历了大起大落后,新季大豆后市之路还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探究、发掘。尽管当前全国疫情不断,部分地区交通受限,市场需求较弱,但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进口大豆和国际现状强有力的支撑,国家政策调控,实时关注农业农情为我们保驾护航,新豆价格也迎来了止跌上涨。综合各方因素考量,持粮主体不必过于忧虑后市,建议适当调整心态,适量采购,少进慢补,切勿盲目跟风。 来源:粮信网 作者:刘佳 仅供分享 过去一周巴西豆粕和豆油出口FOB溢价下跌,并低于阿根廷对应产品的溢价,出现这种不同寻常的情况是因为阿根廷农户销售放慢,国内压榨下滑,造成大豆制成品的供应前景不确定。 10月25日,帕拉纳瓜港口12月船期巴西豆粕的出口FOB报价是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2月豆粕高出35美元/吨。作为对比,阿根廷上河12月船期豆粕的FOB溢价为每吨37美元。就豆油而言,帕拉纳瓜港12月船期豆油FOB出口报价比CBOT的12月豆油期约低每磅11.30美分,相比之下,阿根廷上河地区豆油的FOB报价是比12月豆油10.5美分/磅。这标志着自8月24日以来,巴西豆粕和豆油出口溢价首次低于阿根廷产品。 阿根廷是世界头号豆粕和豆油供应国,其产品报价通常比巴西便宜,因为运费和物流成本相对耕地。但是今年阿根廷供应令人担忧,支持了上河地区豆粕和豆油FOB出口报价相对高企。 官方数据显示,9月份阿根廷大豆压榨量为287万吨,环比下降8.7%,同比下降22.4%。在此期间,受政府实施优惠汇率的激励,农民销售或定价的大豆数量庞大。但是利润低下制约了压榨兴趣,而且自9月30日优惠汇率结束后,农民销售急转之下。 今年1月到9月期间阿根廷大豆压榨量约为3000万吨,同比减少11%,其中豆粕和豆油产量分别为2133万吨和457万吨,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2%和30.4%。 与此相比,在阿根廷供应令人担忧之际,巴西被视为“更安全”的供应国。 巴西油籽压榨商协会(Abiove)称,受2022年上半年压榨利润创历史最高纪录的推动,今年巴西大豆压榨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4900万吨,豆粕和豆油产量也有望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分别达到3750万吨和990万吨。 来源:博易大师 (责任编辑:子元) 仅供分享 综合信息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要强。应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应充分发挥储备和进口调节作用,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为我国粮食政策指明了方向,给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要全方位系统性地审视和解决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底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有效保障了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但风险和挑战仍在。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粮食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从国内看,粮食生产还存在资源环境约束、结构性短缺、区域性不平衡等矛盾。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全方位系统性地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有效应对重大风险考验。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要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推动粮食生产从拼人力畜力拼资源拼环境拼消耗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向可持续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短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突出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优化种植结构,加大南方生产地区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着力破解粮食生产结构性、区域性等矛盾,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落实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针对粮食生产效益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例如,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等主产区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不断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从“大粮仓”变身“大厨房”,从粮食生产大省迈向粮食经济强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针对粮食市场频繁波动等情况,应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充分发挥储备和进口调节作用,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以储备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目前,我国推动形成了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格局,储备实力不断增强,储备布局结构优化,严惩涉粮腐败,守护管好“大国粮仓”,确保平时备得足、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增强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管理能力,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地和品种多元化,确保粮食买得到、运得进。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粮食储备“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既要防止“谷贱伤民”,也要避免“米贵伤民”,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我国粮食安全的蓝图已经绘就。只要坚定信心、笃行不怠,党政同责、上下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子元) 仅供分享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27日,全国秋粮已收获11.54亿亩、完成88.4%,进度同比快1.7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西北地区收获基本结束,东北地区收获过九成半,黄淮海地区收获过九成,西南地区收获八成半,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收获过六成半。此外,全国冬小麦已播81.2%,冬油菜已播77.4%。 江苏南通:绿色烘干 助力秋粮安全储藏 为确保秋粮安全储存,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加快节能环保升级改造和清洁热源替代。推动粮食烘干机械化、绿色化提档升级。 在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的一家庭农场内,3台新能源热风炉烘干机正在紧张作业,工人们将一车车刚刚收获的粮食送往烘干塔。通过秸秆代替传统电能和煤炭,新能源热风炉烘干机能耗可降低60%。 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明兰家庭农场负责人 宣建明:三台烘干机24小时可以烘干粮食60吨左右,摆脱了传统的场地晾晒,有助于科学地储存粮食,降低了成本。 今年,通州区秋粮种植面积超50万亩,主要涉及水稻、玉米和大豆。为确保安全储存,当地计划今年完成所有的燃煤热源烘干设备改造任务,推动粮食烘干机械化绿色化提档升级。  来源:央视新闻(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反复、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等,无不冲击全球粮食系统,使得全球粮食供需紧张程度加剧,粮食和农产品价格不断飙升。 世界银行警告:强势美元料将加强粮食和能源危机 10月26日,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称,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贬值正在推高食品和燃料价格,这可能会加剧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已经面临的粮食和能源危机。 美元兑一篮子货币上个月飙升至新高。世行的报告称,这意味着即使以美元计价的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月至9月期间下跌近6%,但由于货币贬值,超过一半的石油进口新兴市场看到本币油价同期上涨。而且,几乎所有这些国家都出现本币小麦价格比美元小麦价格涨幅更大的情况。 作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直在推升粮食价格。2022年前三个季度,南亚地区的食品价格通胀平均超过20%,其他地区(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东与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及东欧与中亚)的食品价格通胀平均在12%-15%之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是唯一的食品价格通胀较低的地区,部分原因是作为该地区主粮的大米价格总体上保持平稳。 农业贸易巨头业绩亮眼 《华尔街日报》10月26日消息,全球一些最大的粮食企业公布了好于预期的利润,并上调今年的财务预期,得益于农作物短缺和全球波动。 四大粮商作为粮食贸易的四大巨头,控制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 其中,ADM截至9月30日的财季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该公司报告利润为10.3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5.26亿美元,增长了近一倍。 邦吉也将全年每股收益预期调高至13.50美元,此前公布的第三财季利润和收入均好于预期。剔除一次性项目后,该公司公布的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3.45 美元,比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高出近1美元。 邦吉股价在本周三大幅上涨了7%。ADM 则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逾 2%。 ADM 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麦加工企业之一,其大约2/3的收入来自对大豆、花生及其他油籽等的加工。邦吉则是世界领先的油籽加工商,也是南美农场主所使用的化肥的最大生产商和供应商。 通常而言,当出现粮食短缺、地缘政治冲突或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加剧时,ADM、邦吉和私人控股的嘉吉等四大粮商的业绩往往会从粮价上涨中受益。由于掌握着全球粮食运输的进度,全球粮食市场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四大粮商的影响。 今年以来,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推高了对油籽加工商生产的生物燃料的需求。俄乌冲突则打乱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地区之一的供应,推高了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其他主要作物生产国的恶劣天气也导致库存面临挤压。 农业高管曾表示,北美和南美至少需要两个丰收年,才能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对此,邦吉首席执行官 Greg Heckman 周三指出,由于受到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贸易流通中断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种植条件不佳等因素困扰,粮食供应问题依然存在。 来源:中华粮网 (责任编辑:未央) 仅供分享星空体育 “十三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沉着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由美国蓄意挑起的“中美贸易战”,成功克服了新冠病毒疫情给粮油加工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取得了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照我国《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业包括小麦粉加工业、大米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其他成品粮加工业和粮油机械制造业等5部分,在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主要经济指标、研发投入与获得专利、粮油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我国粮油加工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得到很大提升   根据规划中提出的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要求,五年来,我国粮油加工业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他们做强做大、做优做精,引导和推动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卫生质量安全和环保不达标、能耗粮耗高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加快淘汰等措施,推动了我国粮油加工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2020年粮食行业统计资料,我国规模以上粮油加工入统企业为14950个(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2566个、大米加工企业9867个、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637个、其他成品粮加工企业680个、粮油机械制造企业200个),较2015年的18108个(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3930个、大米加工企业11208个、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2171个、其他成品粮加工企业693个、粮油机械制造企业106个)减少了3158个、较2015年的企业数下降了17.44%,这是很不容易的。   另据统计,2020年小麦加工的处理能力为26423.2万吨,年稻谷加工的处理能力为37786.8万吨、年食用植物油加工的油料处理能力为17342.6万吨,较2015年年小麦加工的处理能力19400.1万吨、年稻谷加工的处理能力30738. 0万吨、年食用植物油加工的油料处理能力15584. 1万吨分别提高了36.22%、22.9%和11.3%;另外,2020年小麦粉加工企业的小麦处理量为10054.8万吨、大米加工企业的稻谷处理量为11401.6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的油料处理量为9108.24万吨,较2015年小麦粉加工企业的小麦处理量10047.9万吨(扣去饲料用和工业用小麦)、大米加工企业的稻谷处理量8657.9万吨(扣去饲料用和工业用稻谷)、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的油料处理量7814.8万吨(其他油料处理量350万吨是作者估计的),分别提高了0.1%、31.7%和16.6%。   以上数据表明,五年来,我国粮油加工业在企业数量下降的同时,米、面、油加工企业的年原料处理能力和年实际原料处理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充分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据统计,2020年我国粮油加工业的工业产值达14221.7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为3113.2亿元、大米加工业为4589.8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为5988.9亿元、其他成品粮加工业为264.2亿元,粮油机械制造业为265.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为15162.5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为3325.9亿元、大米加工业为4675.1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为6686.3亿元、其他成品粮加工业为246.1亿元,粮油机械制造企业为229.1亿元;利润总额为514.5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为110.6亿元、大米加工业为131.7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为239.20亿元、其他成品粮加工业为13.1亿元、粮油机械制造业为20.1亿元;产品销售利润率为3.4%(其中小麦粉加工业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为3.3%、大米加工业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为2.8%、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为3.6%、其他产品量加工业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为5.3%、粮油机械制造业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为8.8%)。   以上主要经济指标是近些年来最好的,尤其是产品销售利润率过去一直徘徊在2%~2.5%左右,2020年竟达到了3. 4%,这是我国粮油加工业发展史上从未见过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主要经济指标中,由于有些项目没有具体统计数据,所以上述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中没有包括粮油主食品加工业、粮油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以及多种经营等方面的有关数据,从而使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等数据显得偏低了一些。   三、粮油主食品工业化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   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开发适宜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营养功能、不同地区特点的粮油主食品,并实现其规模化生产,以方面百姓生活。五年来,粮油加工业在发展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统计,2020年粮油主食品生产能力达2064.8万吨,其中年产馒头产能65.7万吨、年产挂面产能714.6万吨、年产米粉(线)产能179.7万吨;主食品总产量为1065.4万吨,其中馒头产量为23.2万吨、挂面产量为497.0吨,鲜湿面10.7万吨、方便面为160.3万吨、方便米饭16.4万吨、米粉(线)62.3万吨、速冻米面主食品198.0万吨。与2015年相比,主食品总产量2020年较2015年的641.6万吨增长66.1%,其中馒头产量增长170%、挂面产量增长111%、速冻米面主食品产量增长107%。现在,粮油加工企业对发展粮油主食品工业化生产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和两年的抗疫斗争实践,粮油加工企业都普遍认识到发展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品生产是粮油加工企业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举措;是粮油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和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粮油加工业服务社会、方便百姓生活的应尽社会责任。我们可以相信,通过“十三五”的发展,我国粮油主食品工业化生产一定能持续健康发展。   四、粮油加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荣获专利和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已成粮油加工行业的共识。五年来,粮油加工企业从行业实际出发,面对产品销售收入利润低的实际,千方百计增加研发投入,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0年度我国粮油加工业的研发投入为82.2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为9.4亿元、大米加工企业为6.0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为59.2亿元、其他成品粮加工企业为0.9亿元、粮油机械制造企业为6.7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54%,其中小麦粉加工业的占比为0.28%、大米加工业的占比为0.13%、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占比为0.89%、其他成品粮加工业的占比为0.37%、粮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占比为2.92%。对照《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粮油加工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由2015年的0.3%提高到0.6%的要求,尽管没有完全实现,但已尽了很大努力,并已接近达到,值得高兴。   据资料统计,2020年度粮油加工企业共获得专利1499件(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获129件、大米加工企业获354件、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获499件、其他成品粮加工企业获75件、粮油机械制造企业获442件)。在获得的1499件专利中,发明专利为460件(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获28件、大米加工企业获132件、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获189件、其他成品粮加工企业获11件、粮油机械制造企业获100件)。从获得的专利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哪个行业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大,其获得的专利就多,专利的质量也高。   另据统计资料介绍,至2020年,粮油加工业共获得的全国产业化龙头企业1948家,其中国家龙头企业201家。   以上数据表明,五年来,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五、出色完成粮油应急加工任务   为应对国内外的不测风云,确保国家在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粮油供应和市场稳定,国家加强了粮油应急加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由此,粮油加工企业创造条件,积极承接以成品粮油和小包装为主的应急加工保障任务。据2021年6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编制发布的2020年粮食行业统计资料介绍,在全国规模以上的粮油加工企业中,拥有应急加工任务的企业4260家,其中省级570家,市级986家,县级2704家。在4260家拥有应急加工任务的企业中,小麦加工业拥有1054家(其中省级115家、市级302家、县级637家);大米加工业拥有2699家(其中省级354家、市级560家、县级1785家);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拥有430家(其中省级87家、市级113家、县级230家);其他成品粮加工业拥有77家(其中省级14家、市级11家、县级52家。   另据统计,2020年全国小麦粉应急加工企业的产能为12311.9万吨、产量为5147.9万吨;大米应急加工企业的产能为16208.5万吨、产量为3655.2万吨;食用植物油应急加工企业的产能为6528.4万吨、产量为765.3万吨。   为出色完成好应急加工的光荣任务,承接应急加工任务的粮油加工企业都能做到高度重视,高质量完成应急加工任务中下达的数量、质量和品种要求;严格按要求精心保藏、及时轮换,确保了应急加工的粮油产品在一声令下,高质量、调得出、用得上。   六、粮油机械制造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国粮油机械制造业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建立高水平的粮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以专业化、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绿化环保、安全卫生为导向,积极发展高效节粮节能营养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特色杂粮等加工装备,提高了关键设备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智能化水平。研发出了一批全自动主食方便食品加工、特色杂粮、木本油料和蛋白利用加工、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定制机器人应用、智能工厂、粮油质量品质快速检测及质量控制设备、智能仓储及高效输送等关键设备,为粮油加工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良装备。规划中提出:“关键设备自主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80%。   据统计,2020年,我国粮油机械制造企业20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65.6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9.1亿元、利润总额20.1亿元,较2015年的我国粮油机械制造企业10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94.6亿、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3.9亿元、利润13.8亿元,分别增长88. 7%、36. 5%、18.2%和45.7%。   我国粮油机械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过程中,最让人高兴的是,粮油机械制造业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和舍得企业的研发投入,致使2020年我国粮油机械制造业的研发投入达6.7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92%。随着研发费用投入的增加,粮油机械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专利数量和质量是我们粮油加工行业中最多最高的,诸如:国际首创的立式砂带低能耗、低破碎的低温升自动碾米机的研制成功;快速换辊智能砻谷机和智能形选机的研制成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FSFG型高方平筛和MMR型磨粉机的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迈安德E型智能化浸出器、凯斯达“醇法制备大豆浓缩蛋白大型智能化成套装备和华泰机械适应多种产能需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一流的成套米糠制油浸出设备和炼油装备的研发成功;国际首创的全景式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的研发成功等等一大批创新研发成果,并随着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粮油加工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粮油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关于“关键设备自主率”的问题,虽然没有统计资料可查,但经业内有关专家的研究推测,到2020年,我国粮油机械制造业“关键设备自主率”已超过80%。   七、粮油加工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成效显著   在《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强调了标准的引领作用,提出了要加快对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主食品和粮油机械等重要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研制力度,积极开展团体标准的试点,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定制标准,引导建立标准的自我声明制度,试点建立优质粮油产品标准“领跑者”制度,并明确提出了粮油加工业的标准制修订要由2015年的194项增加到2020年的312项作为发展目标指标。   五年来,我国粮油加工行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由中国粮油学会授权开展的团体标准制订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成为我国粮油加工行业国家标准的重要补充。与此同时,优质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工作亦已在行业内成功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经粗略统计,到2020年,我国粮油加工业在“十三五”期间新发布的各类制修订标准167项,其中国家标准56项,行业标准86项,团体标准25项。连同2015年的194项,总计为361项,较2015年的194项增加了167项,超额完成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312项的发展目标指标。至2020年,在新发布的各类标准167项中,粮食加工行业新发布的制修订标准47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31项,团体标准9项;食用植物油行业新发布的制修订标准86项,其中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49项、团体标准16项;粮油机械制造行业新发布的制修订标准34项,其中国家标准28项、行业标准6项。随着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成功开展,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八、我国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强化粮油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监管体系,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加强全产业链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按照食品安全、绿色生态、营养健康等要求,完善原料检验、在线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功能,推动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等生产企业建立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抽样检查总体合格率由2015年的96%提高到2020年的97%。   五年来,粮油加工业企业认真贯彻“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强和完善粮油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建设,认真把好原料质量关,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从严把好成品粮油的质量安全检验,建立了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粮油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促进了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抽检数据,2020年我国粮食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为98.9%,食用植物油的抽检合格率为98.5%,超过了规划中要求达到97%的目标任务。国家对我国粮油产品抽检合格率的显著提高,反映了我国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的进一步提高,有效支撑了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   九、需要说明的有关情况   前面八个方面反映了我国粮油加工业在“十三五”期间的长足发展情况,但在发展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有些项目没有单独的统计数据,所以,规划中有关“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企业数量”、“主食品工业化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和“玉米深加工原料利用率”等发展目标指标无法量化对比。   二是,五年来我国以米糠榨油为代表的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没有完全实现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米糠等副产物综合利用达到50%”的发展目标指标要求。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2020年我国米糠油的产量为60万吨,按此产量推算,2020年我国米糠榨油的利用率不足30%,需要我们今后努力加强这方面工作,为节粮减损,为国家增产油脂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我国的粮油加工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坚信,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我国粮油加工业一定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成就,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王瑞元,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来源:江南大学油脂园地 (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记者了解到,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在经济衰退环境下,全球总需求下降带动商品需求持续走弱,大宗商品往往表现较差。 在刘顺昌看来,近一个月以来,国内大宗商品的回落也跟需求走弱有关。“伴随欧洲和美国经济衰退压力的不断增强,对国内经济的负面传导也在加大,叠加国内房地产和疫情防控等因素,需求走弱在预期之内。大宗商品内不同板块间走势略有不同来自品种供应端的差异。” 欧美央行加息和经济衰退是当前资本市场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在此背景之下,股市和商品都将长期承压。“尽管全球供应链紧张的局势短期仍对商品有一定的支撑,但商品需求长期下降的趋势难以扭转,供给也将在中长期得到改善,大宗商品价格将长期承压。”郑建鑫说。 “由于过去几年产能投资不足,且受地缘政治和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冲击,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偏慢,大宗商品短期存在一定的支撑。但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不断上升,未来全球总需求将进一步回落,同时,供应短缺问题也将在中长期逐步得到改善,叠加金融环境持续收紧,大宗商品的中长期走势将趋于下行。” 郑建鑫认为。 在刘顺昌看来,未来大宗商品走势依然会受到需求端的持续利空影响。需要关注的是,不同品种供应端的差异,有供应超预期下降的品种或相对抗跌。 周二,除了欧美PMI数据之外,苏纳克将成为英国新一任的首相消息也备受市场关注,新首相上台后将会采取怎样的政策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衰退呢? “与前任首相特拉斯激进的减税政策在英国市场引起灾难不同的是,苏纳克对英国经济领域有着更专业的把握,苏纳克早就对英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发出了警告,在财政上倾向于采取稳健的立场。”郑建鑫介绍说,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他曾推出了大规模借贷和社会扶持政策,帮助人民渡过难关,一度获得很高的民意支持率,但在担任财政大臣后期,英国财政政策逐渐转向削减公共开支,这引起了支持率下降和反对声浪。 据英国媒体报道,苏纳克最关注税收议题,更倾向于“财政审慎”政策,建议首先处理财政赤字问题,并暗示会进一步削减公共支出。在经济政策方面,苏纳克承诺”回归传统、保守的经济价值观“,主张放宽金融监管,为企业提供长期资本。 在郑建鑫看来,苏纳克担任过财政大臣,比前任具有更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所推出的政策将更加审慎,预计不会引起资本市场新一轮的动荡。 “苏纳克上任后稳定市场是其首要任务,必须尽快解决特拉斯在其45天任期内引发的市场崩盘和财政政策180大转弯问题,其在竞选中承诺实行保守的财政政策,财政政治的不确定性下降,减轻了市场对政治不稳定给经济带来的巨大下行风险,货币市场下调了英国央行加息预期,带动国债收益率下滑。”刘顺昌说。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星空体育 时间:2022.10.31 单位:元/吨 早籼谷 (15-17)中等 2350 晚籼谷 (15-17)中等 2450 早籼米 (15-17)中等 340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一级 4120 浦城晚籼米 一级 4200 东北米 一级 4560 江苏粳米 一级星空体育 42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23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250 玉米 中等 3100 大豆 中等 7200 豆粕 一级 5800 籼糯米


一级 5400 麦皮 中粗 2860 大豆色拉油(散装) 一级 11200 大豆色拉油(20L) 一级 11600 30 2022年10月31日 总864期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http://www.fzgrain.com/,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咨询:星空体育:俄罗斯小麦聚焦:俄罗斯小麦出口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为必填项

*联系人
*手机号码
咨询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