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官网,登陆,app,下载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造洁净厨房 做健康美食

油烟净化一体机批发定制首选服务商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21-5623795

prevnext

星空体育:先进制造十篇

  • 先进制造篇1关键词:制造技术 生产模式 柔性 信息 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
  • 咨询热线:021-5623795
  • 产品详情

先进制造篇1 关键词:制造技术 生产模式 柔性 信息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先进的制造业是将物料、能源、设备、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制造资源通过先进的制造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制造过程转变成人类需求产品的行业。行业追求的目标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柔性、低成本、低劳动力、低消耗、品种多和规格全的产品,因此,21世纪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密化 精密加工、特种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微型机械是现代化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研磨加工以及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如机械化学研磨、超声磨削和电解抛光等)三大领域。超精密加工技术己向纳米(lnm=10-3μm)技术发展。纳米技术己在纳米机械学、纳米电子学和纳米材料技术得到了应用。因此,它促进了机械科学、光学科学、测量科学和电子科学的发展。 (二)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自20世纪初出现以后,经历了由刚性自动化向柔性自动化的发展过程,自动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还可以代替人去完成危险场合的工作。对于批量较大的生产自动化,可通过机床自动化改装、应用自动机床、专用组合机床、自动生产线来完成。小批量生产自动化可通过NC、MC、CAM、FMS、CIM、IMS等来完成。在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将更加重视人在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 (三)信息化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制造系统的三要素。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投入,己成为决定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制造过程的实质是对制造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采集、输入、加工和处理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看作是信息的物质表现,因此可以把信息看作是一种产业,包括在制造之中。为此一些企业开始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卫星传递数据等实现异地生产。使生产分散网络化,以适应高柔性生产的需要。 (四)柔性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柔性来满足市场多变的需要。所谓柔性,是指一个制造系统适应各种生产条件变化的能力,它与系统方案、人员和设备有关。系统方案的柔性是指加工不同零件的自由度。人员柔性是指操作人员能保证加工任务,完成数量和时间要求的适应能力。设备柔性是指机床能在短期内适应新零件的加工能力。 (五)集成化 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集成的作用是将原来独立运行的多个单元系统集成一个能协调工作的和功能更强的新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连接,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分析原单元系统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进行优化重组而实现的。集成化的目的是实现制造企业的功能集成,系统运行的效果与企业经营思想、运行机制、管理模式都与人有关,因此在技术上集成的同时,还应强调管理与人的集成。 (六)智能化 智能化是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智能制造技术(IMT)是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贯彻智力活动,使系统柔性的方式集成起来,通过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系统中的部分脑力劳动,在制造过程中系统能自动监测其运行状态,在受到外界干扰或内部激励能自动调整其参数,以达到最佳状态和具备自组织能力。 二、先进的制造模式 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表明,只有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并能实施在相匹配的制造模式中才能符合上述的趋势。制造模式是指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模式。 (一)精良生产(LP)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精良生产(LP)概念。它的特征是:(1)重视客户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和适宜的价格提供质量优良的适销新产品去占领市场,并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2)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一专多能,推行小组自治工作制,赋予每个工段有一定的独立自,运行企业文化。(3)精简一切生产中不创造价值的工作,减少管理层次,精简组织结构,简化产品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减少非生产费用,强调一体化质量保证。(4)精益求精、持续不断的改进生产、降低成本、零废品、零库存和产品品种多样化。 (二)集成制造与智能制造 美国哈林顿博士在“计算机和集成制造”一书中提出计算机和集成制造(CIM)的概念。集成制造的核心内容是:制造企业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直至售后服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统筹考虑。整个制造过程的实质是信息采集、传递和加工过程,最终生产的产品可看作是信息的物质表现。集成的目的在于制造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合理化和最优化,以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动态响应速度,并追求最高整体效益和长期效益。 智能制造(IM)是美国出版研究IM和IMS书籍中首先提出的。它的特征是:在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的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和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与发展。 三、存在差距和实施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使我国的制造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在:技改投入相对不足,原有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制造业产品落后,技术水平低,信息含量少,更新换代慢,以及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相对落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面对这样形势,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使我国的制造业站在世界先进行列,必须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和策略。 发展和推广先进的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人才是关键。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制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去占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科技人员必须强化市场意识,因此人才的培养要注意市场导向。 加强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仍应制订科学的制造产业规划和制造技术进步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法规政策。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和重复引进的事情发生,要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市场盲目竞争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先进制造篇2 关键词: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2.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先进制造技术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4.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5.先进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 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產(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 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 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 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三.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 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 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


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作者简介 先进制造篇3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均保持10%以上增速。目前广东省规模以上装备工业企业已达1.63万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40%左右。通用航空、机器人应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业率先增长,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广东顺德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下称“爱斯达”)是一家服装设计和贸易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后,市场出现订单小、款式多的趋势,传统的服装加工厂越来越难以满足供货需求。“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不断调试生产线甚至更换设备,费时费力。”爱斯达总经理樊友斌说。 此后,爱斯达投入大量精力并成功研发出智能服装生产线,只要输入各种数据,不同款式不同面料的衣服就自动裁剪成型,摆脱了以往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模式。公司的毛利润也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25%左右。 爱斯达全自动智能吊挂系统使生产更高效(图/爱斯达官网) 目前,服装企业密集的湖北荆州和广西玉林两地政府已主动与爱斯达合作,建立示范中心,引进爱斯达智能设备生产线,满足服装企业升级需要。 从传统制造企业变身为先进装备制造商,爱斯达并非个例。目前,珠三角在陶瓷、纺织、家具、家电等行业纷纷涌现基于雄厚产业基础的装备制造企业,为行业转型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撑。如佛山陶瓷企业众多,陶瓷机械设备需求旺盛,佛山本土成长起来的科达洁能公司在陶瓷机械领域综合实力已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从“买装备造产品”到“造装备造产品”,一买一造之间,显示出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而这一轮产业格局的变化,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突出。 佛山市顺德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中心主任段显春介绍,仅在顺德区,机器人制造及解决方案企业就达56家,年均产值增长40%以上,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已有4家,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已进入十多个行业领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国产化占比超过70%,而且比例还会越来越高。”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小云说。以机器人金属制品抛光打磨为例,这是不少企业希望解决的一项应用,可以使工厂实现无烟、无尘、无污染,避免工人得尘肺病。“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合作,研发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在国内高端打磨抛光市场占有率达70%。” 针对产业需求,近两年广东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有意识地为广东制造注入“重型动力”,布局建设了一批重大装备项目:中航通飞华南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蛟龙AG600下线;国内新一代CRH6型城际动车组下线并实现量产;核电设备具备二代加、第三代AP1000和EPR以及CAP1400核岛主设备生产能力;国内第一艘30万吨级大型油轮在广州龙穴造船基地顺利下水…… 在珠三角的产业布局中,珠江东岸凭借深圳、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14年起,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a业带。如今,“珠西装备”已将佛山、中山、江门等七市一区各西岸城市串在一起,成为珠三角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 2016年1月至10月,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279.9亿元,增长13.8%,完成投资1145.9亿元,增长38.6%。广东省地税局的数据也显示,珠西装备业税收呈稳步加速增长态势,2016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2.3%,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先进制造篇4 创新是德国制造的精髓 放眼全球,德国是公认的制造业强国,具有国际优势的产品也比比皆是,但谁最具有代表性? 很多人认为大众汽车是德国第一大公司,因此代表着德国制造和德国企业精神。这一点我并不认同。 大众汽车是一家准国有企业。它总部所在的下萨克森州拥有大众汽车约20%的股权,而且根据极其复杂的投票权设计,下萨克森州对其股东大会决议拥有投票否决权。再者,从股权结构看,大众汽车长期以来已经没有家族的影响。事实上,大众把保时捷、奥迪收入麾下之后,保时捷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患有轻度自闭症、但其极有谋略的外孙费迪南・皮耶希则一直想上演“蛇吞象”的游戏,想反过来控制大众,却一直没有成功,并在几个月前的高层斗争中败给了在“尾气门”事件后辞职的大众集团CEO文德恩。德国总理默克尔对这一结果曾隐含地表示认可。 从大众集团的历史看,它曾经是一战结束后德国快速工业化的标志,一度被希特勒政府树立为典型的政府型企业。“甲壳虫”就是当时希特勒亲自参与并推广的一个成功车型,具有结构简单、机械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等卖点。所以,大众汽车在德国是一个为国民生产高性价比产品的准国有化企业。 最近几十年以来,大众汽车也不断得到德国政府和高官的关注和重视。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就是大众汽车最重要的支持者,他把自己的座驾从奔驰专门改成辉腾,以力挺大众。在大众与中国合资这一问题上,施罗德也极为尽力,但这并不能改变大众不是德国企业主流的事实。 德国企业的典型代表,应该是宝马、汉高、博世这一类家族控制的企业。它们多由家族长期控制、精心管理,但是在管理层面,家族成员并不亲自出面,而是请职业经理打理,工会和职工则通过监事会制度化地参与管理。这种机制保证了公司具有更长远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短期销量,更没有抢占世界第一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在研发方面,这种公司更具有前瞻性,重视根本性、长期性的创新。 公司个性完全不同。大众积极进取,内部管理等级森严。奔驰是一个散户大规模持股的上市公司,所以在上个世纪末,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想走一条强强互补的道路,结果非常失败。这一并购案经常被德国企业界评论,有人挖苦说,奔驰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高层想学美国,通过与美国的公司合并,获得超高的工资和奖金。的确,德国三大车厂中,奔驰老总的工资远比其他公司要高。 相比之下,三大车厂中,宝马更能代表德国企业的主流。过去几年来,宝马已经超越奔驰,成为豪华车销量上的领跑者。这家典型的德国家族企业,由匡特家族于二战以后精心管理,招聘专业人员从事第一线管理,但是家族绝不是袖手旁观,在重大问题上,家族总是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精心研判。更重要的是,宝马通过鼓励内部职工大胆创新,提出不同甚至与上级相左但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意见,不断超越自己。 在技术创新领域,宝马最近几年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比如,过去宝马把后轮驱动作为立身之本,但其最近已经宣布开始生产前轮驱动车;宝马并购Mini和劳斯莱斯的运作之高超、定位之精准,也令人赞叹;再有,宝马汽车过去恪守的是自然吸气,但是看到节能减排是大趋势,迅速转向涡轮增压,又从涡轮增压转向用碳纤维打造i系列电动汽车,再推出电动摩托车,这一系列运作,颇让人佩服其创新力和前瞻性。 宝马与大众不同,它不一味追求市场占有率,盲目扩张市场份额,而是认真把握自己的市场定位。我与宝马高层交流时,他们反复询问我一个问题:宝马在中国销量如此快速地增长,会不会伤害宝马品牌的含金量,会不会抑制宝马未来的成长。不管答案如何,能有这样长远的考量就十分难得,这与家族长期谨慎控制是密不可分的。 另一家经营状况非常之好的德国企业――博世,比宝马的家族控制色彩更浓。这家企业由博世家族长期控制,坚持不上市,注重永续发展,把创新放在第一位,拥有大量的研发和技术后备。虽然全球各车厂之间的竞争十分热闹和激烈,而在核心技术和零配件方面,博世却是远远超越竞争对手,独步天下。这种超然的地位与它秉持长远眼光、坚持研发、不为短期利润波动所左右是密不可分的。 同样的德国企业还有汉高和很多不为中国百姓所熟知的家族企业,它们都是德国制造的精髓。 要为创新创造条件 过去这么多年,中国制造业有很大的进步,基础也很好,但是和国际上制造业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瑞士等相比,在某些领域里差距还是比较大。我曾经和一些企业的同志交流过,我们的制造业看起来还不错,进步也很快,但为什么高端的装备一定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呢?当然,该进口还是要进口,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制造能力就是提高不上去呢?他们说,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是越不过去,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呢?即使有了很好的装备,但大量的工作其实还是需要人来进行操作、试验和组合,问题就出在这里。 从现代知识经济看,很多是不可编码的知识,也就是俗话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情况在制造业里还是大量存在,连计算机都替代不了。具体说来,就是经验和数据。我曾经到汽车厂去参观,他们的研发中心装配水平相当不错,但是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相比,主要就是差在数据上。比如,车辆在高寒地区和热带,不同的状况下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就需要有数据。而别人有很丰富的数据,我们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两个问题,一是创新,二是精致。创新是要搞出一个新的东西来,而精致是在不改变现有大框架的前提下,把产品做得更精致。除了互联网意识之外,还需要有工匠意识。培养工匠意识非常不容易,一个人得铆着劲干很多年,得心无旁骛付出那么多时间,还不一定能干成――但如果不干的话,一定不成。 这就对体制有很高的要求,体制得让人愿意干。比如现在的某些国有企业可能面临这样的问题,某个负责人过了一年半载就换了,他本想干五年,但是任职时间不允许。我曾经看过一个企业,四五年的时间已经换了六七个人了。此外,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干了以后,即使干成也可能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万一出错了,试错成本就比较高,最后反而还得被追究责任。如果不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创新就非常难。 中国下一步的转型升级,体制、机制和政策要为创新创造条件,否则现在定的很多目标是达不到的。 新道路上才会有黄金 这两年制造业困难实际上是暂时性的现象,现在相当于我们本来应该有的减速,推迟了几年发生。所以现在制造业的困难,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下行,我们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期,甚至接近了谷底,不应该被短期的现象所迷惑。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领域,我自己也研究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我发现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或者没有陷入里面的国家或者地区,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工业化程度非常高,制造业非常发达。守不住制造业,不能在制造业深入的地方都是没有前途的。 先进制造篇5 在新一轮发展中,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天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重任,要求天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天津信委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无效的、低端的供给多,有效的和中高端的供给少,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不断升级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我们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攻坚战。对天津来说,必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科学做好“加法”,引导增量、优化存量;倒逼做好“减法”,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主动减量;双创做好“乘法”,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大力发展分享经济;集约做好“除法”,做好工业的节能、减排、治污、降耗,实现向创新驱动、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占据产业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一是向创新驱动转型。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建立和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从土地、资金、劳动力等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研发中心,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到2020年,建设10个产业公共技术平台、50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200家部级科研机构。出实招,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60亿元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补贴标准由去年的50%提高到70%;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快装备改造升级,市政府筹集资金30亿元,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支持千家中小企业加快装备升级改造,拉动投资600亿元;实施科技型小巨人升级版行动计划,每年投入50亿元,推动“小升高、小壮大、小做强”,实现小巨人发展能力、规模、服务全面升级,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小巨人企业5000家。通过这一系列扶持计划,也涌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品,如飞鸽自行车从传统自行车升级为智能自行车,价格翻了10倍,一次订单40万辆;海鸥手表增加了北斗导航等新功能,成为智能终端,价格提高了2―3倍,借助科技使“老树发新芽”。 二是向高端制造转型。这些年,天津一直按照高端高质高新的要求,培育了一批中高端产品,如大火箭、空间站、高性能服务器、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离心机、高速机车、大型子午线轮胎装备等,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和基础材料还受制于人,系统总成技术还比较落后。“十三五”期间,天津要按照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的要求,着力培育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高性能服务器、海洋工程、特高压输变电、大型工程机械、高速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变速器10个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抢占产业制高点,确立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航空产业实现从普通A320到新型A320和A330宽体客机的转产;直升机填补重型直升机吨位空白,实现轻、中、重全产品系列。航天产业要加快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空间站等航天高端装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天城。集成电路在自主芯片、高端芯片和专用芯片实现突破。高性能服务器超千万亿次服务器形成规模。海洋工程大力发展海上石油钻进平台, 特高压输变电加快发展世界一流的超高压特高压成套装备,大型工程机械重点发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重点发展地铁、轻轨、城际和高速列车,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发展高性能数控、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高档数据机床。自动变速器要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最大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基地。 三是向智能制造转型。天津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天河一号滨海工业云被国家列为“工业云创新示范工程”,4家企业成为部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如天津长荣印刷面对传统业务增速趋缓的局面,推进智能化改造,开发了“云印刷”技术,实现了个性化的定制,利润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天津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互联网”的要求,推进设计、制造、产品、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建设滨海工业云、企业云等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互联网+协同制造”试点示范,在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在线监控诊断等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新模式。到2020年,打造5个智能工厂和100家数字化车间,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人性化服务,全面提升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 先进制造篇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抽油机制造行业也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向前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抽油机制造行业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抽油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先进制造技术在抽油机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 抽油机 应用发展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同样适用于抽油机制造行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在抽油机制造行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目前抽油机制造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在1995年的规划纲要中就规定先进制造技术为一项独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也逐渐成熟起来,本文主要从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方面讨论了抽油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 1. 抽油机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来看,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家地位仅次于美国,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能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原油的需求量,但是,仅仅依靠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的生产情况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不仅满足不了我们的市场需求,而且对石油的大量进口也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发展的。这对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困难,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就是要如何面对这种能源的挑战。所以说,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不仅要提高我国的石油生产量,而且还要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尤其是企业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一定要提高。 根据大量的资料和考察审计,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油田中运作的抽油机的耗电量十分的高超过了油田总耗电量的40%,然而抽油机真正的有效电能利用率仅仅占抽油机实际耗电的1/3左右,如何降低抽油机的能耗,提高其工作效率,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说,我们必须在抽油机制造行业中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增加原油的生产量。为了实现抽油机的节能减耗效用,我们采用了减少抽油机的总体用钢量、改革抽油机的基本结构等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抽油机有下偏杠铃型抽油机、双驴头型抽油机等。 2. 先进制造技术 2.1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解析 和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以下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对制造工艺的应用,它在制造业的整个运作过程中都可以应用,像一开始的市场分析和对产品的设计、加工阶段,以及最后的产品服务、维修和产品的回收利用等所有的阶段都可以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其次,先进制造技术不仅包括能量流和物质流,而且还包括知识和信息流,是集人、信息、管理和技术的一个四维的集成应用,这也是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再次,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制造业的高效率、低耗能、灵活生产和清洁,通过这些目标可以提高制造业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最后,制造过程的组成和对管理的合理化的更新是先进制造技术比较重视的部分,这是人、软件和硬件组成的系统集成。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近年来钢材料价格的增长,有部分企业对抽油机的改革创新进行了探究,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这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目前没有形成抽油机的改进制造的完整理论体系,不能从根本上对抽油机的改革进行指导,这也同我国的发展制造水平有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对抽油机的改革主要是“引进设计”和“引进改进”这两个比较低层次的设计上,而像国外比较成熟的抽油机设计则是从抽油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原理、使用分析等多层面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先进制造技术来实现抽油机的高效和节能。所以,我国应该在抽油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等方面,主动探寻国外的成熟技术,在抽油机的制造中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这一比较新的原理。 2.2 先进制造技术在抽油机行业中的应用 根据目前我国抽油机制造行业的发展特点,我们应该主动吸取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利用国外的成熟的抽油机制造技术原理来对我国的抽油机制造行业进行改进。随着我国的装备业和机床业的不断发展,结合现在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已经具有设计制造先进制造设备的实力,我们应该把人才资源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对“虚拟产品设计”进行优先发展,从而提高我国抽油机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和产品技术。 我国现在的抽油机制造行业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研发网络,而且还采用CAD、CAPP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来说已经具有初步的技术发展。目前,我们应该依据现有的技术,积极推进先进制造技术在抽油机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初步建立抽油机的虚拟样机,然后通过虚拟样机来分析我国抽油机的工作情况,从而可以对抽油机的可靠性和整体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找出不足,然后进行改进。 3. 总结 目前这一阶段是我国抽油机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我国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抽油机制造业,积极倡导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提高我国的抽油机制造能力,力争赶上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自己的地位。 参考文献: 先进制造篇7 关键词 云制造 网络化制造 敏捷制造 制造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网络化经济时代。这对于各个行业来讲都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尤其给制造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传统的制造思想已经不再能满足现代“动态多变”市场需求了。在这种背景下,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和面向服务的制造等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和面向服务制造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更新的制造模式――云制造。作为一种崭新的制造理念,云制造的内涵是什么,它与其他先进制造模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将成为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先进制造模式介绍 (一)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一词最早出现于1991年由美国里海大学(Lehigh Uniersity)雅可卡(Lacocca)研究所联合通用汽车公司(GM)、波音公司、IBM等15家大公司共同研究编写的《21世纪制造业发展战略报告》。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模式,敏捷制造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了美国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并很快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敏捷制造”的内涵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主要有:Booth R,Cheng K等认为敏捷制造是为了使组织和设备更富有弹性和灵活性,将包括人员、技术和组织在内的所有可用资源整合到自然协调的独立系统中,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对任何突现的市场机会做出快速响应;Huang, Yusuf等认为敏捷制造是一种新的生产管理哲学,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下,通过对可重构资源和最佳实践的集成提供用户需求的产品(包括服务),从而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 虚拟企业(或称虚拟组织、动态联盟等)是敏捷制造的主要应用模式。对于虚拟企业的内涵,国内外研究者并没有达成共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本文认为虚拟企业是一种企业间的暂时性联盟形式,是指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不同企业各自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共同开发一种或几种产品,并最终推向市场,期间各个加盟企业共担成本、利润和风险, 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取决于产品市场机遇,机遇一旦消失,联盟即行解体。 协作网络作为虚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敏捷制造新阶段的典型代表,是由在不同工作环境、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目标的组织和人构成的 ,成员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交互,并最终通过协作来实现共同目标。 (二)网络化制造。 网络化制造曾被认为是敏捷制造模式的延续和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Web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化制造相比敏捷制造又多了一些新的含义。目前,对于网络化制造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的网络化制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分布制造资源的信息共享与整合以及制造过程的网络化,这里的制造是“小制造”的概念。而广义的网络化制造是指企业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涉及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的总称。这里的制造则是“大制造”的概念,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制造活动及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制造网格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是网络化制造的典型应用模式。网格技术的出现为通过网络实现分散计算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促进了制造业向网络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ASP是IT外包服务的发展。网络化制造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制造企业在利用公共ASP服务平台提供的各类应用软件的同时,围绕企业自身业务开展一系列支持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 (三)面向服务的制造。 近年来,为满足用户对高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需求以及企业获得增值服务的需要,面向服务的制造作为一种新的制造理念迅速发展,并涌现了一批相近的提法,如产品服务化、服务型制造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工业产品服务系统(IPSS)和众包生产。 IPSS是在产品服务系统(PSS)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主要是针对商业领域的应用,目的是实现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产品和相关技术服务的高度集成,把产品与相关技术服务作为一个集成化的整体提供给用户,实现产品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双赢”。 众包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是Jeff Howe于2006年6月首次提出的。Howe指出众包是一种分布式的问题解决和生产模式,问题或任务通过互联网以公开的方式分发给未知的解决方案提供者。事实上,众包模式是外包、开源代码等商业模式的延续和发展,是对传统企业生产方式颠覆性的变革,它把传统上由企业员工或外部机构完成的工作,通过外包的方式分配给一个大的群体或社区来完成,能够充分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云制造与相关先进制造模式的比较分析 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与面向服务的制造体现的是制造理念和制造思想;而虚拟企业、协作网络、制造网格、应用服务提供商(ASP)、工业产品服务系统(IPSS)和众包生产等则是上述理念的应用模式。下面就分别从制造理念和应用模式角度,分析云制造与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和面向服务的制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云制造与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所强调的敏捷化理念是云制造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云制造利用云计算等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实现敏捷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理念上,云制造还综合了敏捷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等思想。从应用模式角度来说,云制造与敏捷制造相比也有一定的差异。 虚拟企业与协作网络是敏捷制造的两种主要的应用模式,它们的核心思想是“联盟”,即通过构建企业内或企业间的“协作联盟”,来快速响应外界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敏捷化的目标。其中虚拟企业强调“联盟”的临时性和动态性,协作网络侧重协作网络组织的相对稳定,并强调用户参与其中。而云制造则以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按需使用为核心,通过搭建支持海量资源统一管理及具有弹性架构的云平台,能够实现松耦合、紧耦合等不同形式的协作方式、构建不同形式的联盟。云制造模式与前面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平台开放性与动态适应性 敏捷制造理念下的虚拟企业和协作网络的进入约束条件较多,如企业规模、地理位置等,故其开放性较低。而在云制造模式下,云平台是高度开放的,所有企业都能够通过提供资源或能力自由出入。另外,与虚拟企业和协作网络相比,云制造可以根据协作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因素灵活的变更联盟中的参与企业,增加联盟的动态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2、联盟范围与资源种类、数量 由于云制造平台的高度开放性,协作联盟的范围得以扩大,参与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而自由增加。另外,云制造采用了物联网等先进的资源感知接入技术,使得平台中资源种类及数量得到极大的丰富。 (二)云制造与网络化制造。 就制造理念而言,云制造与网络化制造基本上一致,因为云制造也是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云制造是网络化制造的一种新的形态。但由于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新技术,与制造网格、ASP等传统的网络化制造模式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制造网格强调网格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结合,通过构建统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分散资源的共享,但主要还是特定领域内的设计、仿真等软件资源的共享。与云制造相比,制造网格尚未涉及生产加工等核心制造业务,并且缺乏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此外,制造网格和云制造在平台的构建和运行支撑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制造网格资源共享平台主要是以网格技术为支撑搭建的,平台拓扑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而云制造服务平台则以云计算技术为主要支撑,其平台和系统架构更加灵活,扩展性更强。 与ASP相比,云制造是主要以云计算为核心基础架构的,而传统的ASP在技术层面上与云计算有明显的区别。ASP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实现应用服务(即软件资源)的托管或租赁等功能。虽然云计算中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的主要也是以软件资源为主,但二者在资源的提供方式和使用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不作详细论述。另外,云制造在服务种类、服务模式和相关使能技术等方面与ASP也是有差异的。以服务种类为例,云制造除了基本的软件为服务(SaaS)以外,还包括了论证为服务(AaaS)、生产加工为服务(FaaS)、设计为服务(DaaS)集成为服务(InaaS)、经营管理为服务(MaaS)等。 (三)云制造与面向服务的制造。 云制造本身就是面向服务的,是面向服务制造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与面向服务的制造相比,云制造理念的内涵更加丰富,如强调了制造能力的服务化和资源的按需使用等。IPSS与众包生产作为面向服务的制造的代表性应用模式,其侧重点有所不同,IPSS主要是从生产系统的角度出发,强调工业产品与服务的高度集成;众包则是从资源组织方式的角度出发,强调通过更广泛的社会化服务实现社会生产。 云制不仅造融合了上述面向服务制造模式的先进思想,同时也为IPSS和众包生产等面向服务制造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和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从服务集成的角度 在IPSS应用过程中,云制造模式为企业实现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提供了平台支持,比如在产品论证和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云制造平台中丰富的仿真服务,对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进行充分仿真与模拟,并以此来调整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及零配件的选用,从而提高产品服务的增值能力。 2、从服务使用的角度 云制造使得专业化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更加便捷。基于云制造服务平台,用户能够按需使用各类服务,并通过网络对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3、从制造能力服务化的角度 云制造模式将加快“通过网络实现社会生产”这一众包理念的实现。云制造模式不仅强调了制造资源的按需使用,还包含了制造能力的服务化,这使得更多形态的资源(服务)进入到云制造平台,为实现涉及更广泛业务、更复杂任务的众包生产提供了资源基础。 三、结语 我国著名的云制造研究专家李伯虎院士把云制造定义为:一种面向服务、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敏捷化制造新模式和技术手段,它将促进制造的敏捷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可见,云制造是以实现敏捷化、服务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重要目标,是网络化制造的新发展,是面向服务制造理念的具体体现。云制造借鉴了已有先进制造模式的成果,并在理念、模式、技术架构等多方面进行了拓展。但目前关于云制造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模式、应用和技术等方面,都还有许多有待深入探讨的空间,同时云制造是一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产、学、研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伯虎,张霖,陶飞等.云制造――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16(1). [2]李伯虎,张霖,柴旭东等.再论云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7(3). [3]张申生.敏捷制造理论,技术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5-46. 先进制造篇8 机械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既处于生产基础地位,又处于科技的前言,它依靠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科技手段,是现代化的动力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正逐渐与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融合,减少人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里,美国工人数量将减少到劳动力的10%,减少的劳动力正向高尖端人才转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先进制造技术将设计、加工、生产、制造、销售、售后于一体的工程学科,是当今社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低碳环保,确保生产质量的核心技术。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先进制造技术、经济实力和高素质人才是密不可分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国家工业实力,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1.先进制造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1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在生产设计中,采用CAD设计、CAM分析和一些计算机仿真分析,使产品在加工前,符合理论设计要求;在制造加工中,实现车间加工的自动化,即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立体化自动仓库等。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将研究方向主要放在制造系统自动化上,提出并设计出很多自动化制造系统,如计算机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等。下面对这两种种系统进行简要分析: 计算机制造系统是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PID、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控制理论应用到先进制造技术中,应对在设计加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加工精度。计算机制造系统是将实际生产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保存并处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进而取代人力劳动。 集成制造系统是用计算机软件将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集成到一起,其优点是试用与批量生产、效率高,含盖生产中的全部过程。因此系统相对复杂,是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方向。CAD/CAM技术是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 1.2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多次对先进制造技术进行研究与规划,探讨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国家863计划中涉及的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的研究,以掌握相关技术,建立制造技术中心,形成先进制造技术产业链,生产的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但目前我国生产还应用落后的生产设备,加工精度较低、能耗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高精密数控机床主要来自进口,国内生产产品占市场份额不足50%。 在企业管理方面,属于粗放式管理,专业化管理低,人才利用率低。在高尖端技术的应用中还相对落后,如微机电系统、数字集成系统的核心技术只能引进国外设备,国内只能生产和应用一般技术。 2.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逐步发展进步的阶段。与过去相比,我国在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同很多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生产的产品档次比较低,高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极低;二是我国在产品的开发以及创新上能力还比较缺乏;三是我国在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方面水平不高四是我国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比较落后。 3.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策略 3.1现代制造业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产品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制造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信息化使得先进制造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加快其发展,从而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具体的做法就是利用网络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我国企业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改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企业运行模式,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3.2倡导科技创新,带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 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创新都是推动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促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才能保证先进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产品制造的核心技术,却把创造利润较少而对资源环境等影响较大的零部件制造业转移动别的国家。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利润最大化并能够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要想创新,就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3.3大力支持绿色制造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受到了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重视。随着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制造将逐渐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对于绿色制造技术、节能技术已经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技术加以研究,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4.先进制造技术的展望与预测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所,但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要想加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应由企业根据具体生产项目,由高校相互参与,发挥各自长处。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交通汽车、机床制造、能源开采等支柱产业。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应全方面、多方位,不同规模企业应按各自规模进行研究,以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发挥国家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应面向大型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的应用,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技术,改进加工工艺,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培养年轻人才,提高技术水平,采用领先的管理方案。同时,必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把握机遇,使我国先进制造技术早日与世界接轨。 5.结束语 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国家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水平势在必行。我们应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握其发展趋势,努力提高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良芹.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J].机械制造自动化,2009,37(1). [2]杨叔子,吴波.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03,39(10). [3]雷源忠,锥建斌,丁汉,等.先进电子制造中的重要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基金,2002,16(4). 先进制造篇9 关键词:先进装备制造;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吸收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工艺以及现代管理等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新型现代产业。先进制造业位于制造业价值链的最高端,具有技术先进、知识密集、附加值大、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等特征,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既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十二五”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正向装备制造业强国昂首迈进。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未来10年的10个重点发展领域,其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这7个方向属于先进装备制造业。 一、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辽宁是工业大省,装备制造业是辽宁工业乃至全省经济的“基石”和“心脏”,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以来,辽宁省大力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有力带动了全省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辽宁拥有装备制造业所包含的全部7大行业,在185类产品中,有58类居全国前6位,占31.4%。 2013年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占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9.6%,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研发人员达2.4万人,占新兴产业总研发人数的73.3%,研发投入强度达3.6%,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13.3%,远远高出其他几个行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数2.2个,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5.6%,远高于我省工业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数0.4个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7.9%。 重大产品及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开发出盾构机、五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90型船用曲轴、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重型燃气轮机、百万吨乙烯装置、百万千瓦核主泵、混合动力汽车等200余项重大装备和新产品,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6.1万项,其中1万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提升了全省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 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和大连“两区一带”为龙头,带动沈阳IC装备、抚顺先进装备、盘锦海洋工程装备、阜新液压和朝阳新能源电器等特色产业基地迅速发展化。通过对老工业区整体改造及营造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环境,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 二、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在规模、产品、重点企业、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但受科技水平、内部结构、产业分工以及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制约与困扰,与世界先进水平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仍然存在产业过于集中、结构性矛盾突出、配套薄弱等问题,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原创能力不强、动力不足,掌握行业核心技术的企业更是微乎其微,绝大多数企业的核心技术靠并购海外同行业企业或引进海外同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真正能自主研发的企业所占比例不足20%。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造成企业的发展受人牵制,严重阻碍了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步伐。 2 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很多研究院以及高校研究所等在进行科技研究时并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对于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在人才的使用以及科研机构的建立上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同时,辽宁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大多又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原创技术只有靠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提供,由于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缺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往往又与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失之交臂。 3 结构性矛盾突出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所有制结构看,大型国有经济占比过重,民营企业、合资企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不快、活力不足。结构性矛盾与区域产业特色和产业内部结构偏重关系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4 专业分工外部化程度低,企业间集群的协同效应尚未形成 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整体偏短,没有专业的协调机制,并且在先进设备制造企业圈内并没有形成资源的共享,很多企业之间并没有进行足够的信息资源交流和沟通,很多先进设备制造企业在针对问题也没有进行统一的协同研发方式,这样也不利于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提高。 5 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配套能力较弱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目前还存在大量的配套零部件无法在本地配套生产问题,尤其是在利润相对较低的通用件领域,导致装备制造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分离,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最终产品附加值转移,抑制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配套中小型企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速率,产业整体活力也会降低。 6 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生产业有待进一步融合发展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的生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一方面,辽宁生产业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缺少支撑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上也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企业之间在进行服务外包降低成本的控制方式上也有着一定的不足。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主要业务仍属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 7 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先进装备制造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而目前很多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大多都在政府以及科研院校等单位工作,而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人才在专业技能以及个人素质上相对不足,这样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先进装备技术制造企业的发展。同时,目前很多的装备制造企业也没有相应独立的科技研发机构,很多企业往往只是通过向外引进技术和人才来加强对企业的发展,而目前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也非常缺少专业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才缺失严重。 三、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 1 健全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 通过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扶持政策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设立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建设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支持民营企业提高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强科研基地建设。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创新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放宽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的准入领域和采购范围。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组建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联盟。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面向社会开放科研和检测平台,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仪器设备和人才支撑。 2 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创新体系 鼓励企业创建自己的研发机构,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学研用链条式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构建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合作体系。 3 打造产业平台,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围绕重点产业链,继续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专业技术平台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平台支持。立足我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整合资源,加强要素保障,统筹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平台的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一批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龙头型大企业和一批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4 做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星空体育 产业链以及产业集群是保证技术推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链,组织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示范工程,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创建装备制造区域品牌。围绕重点产业集群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提高集聚区产业配套能力,鼓励关键零部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实施专业化重组。 5 建立标准化模块化制造模式,推进绿色化制造模式星空体育 建立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基础标准、试验标准和产品标准的研究制订。通过对重点模块化标准的建立,在推进各项设备不断发展应用后,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也是目前加强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改进技术和设备来不断的推广和应用绿色环保产品。政府也要为绿色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利用对先进技术标准的制定来加速绿色制造技术以及装备来全面的进行推广和使用。 6 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加快生产业发展,加速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顶层设计入手,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全面融合,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对装备制造业从产业链到制造研发等环节的引导,这样能不断保证制造服务器以及全寿命周期服务在产品中的价值。而制造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可以实现更加优质的配套服务,这对于推动我国制造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7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制定政策计划,同时关注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人才梯队建设。把留住人才放在优先位置,使科研人员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待遇和尊严,使创新创业在辽宁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先进制造篇10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0 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中国1995年列入为提高工业质量及效益的重点开发推广项目,该技术涉及到信息、机械、电子、材料、能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是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主要介绍机械制造的前沿技术及各种现代管理方法。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充分表现出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先进制造技术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而且内容比较的深奥,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也不太广泛,使得学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掌握相关内容。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 1 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和优化 先进制造技术是一种动态技术,它不断吸收各种最新的技术成果,因此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一门动态的课程,随着新科技、新理念的不断出现而不断更新、充实和发展。由于先进制造技术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生产管理、售前售后服务到产品的回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许多其它学科的知识,如管理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由于课时、教学实际要求等不同,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对授课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1]。 1.1 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本课程知识面比较广泛,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讲授与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时情况,考虑各种因素,依照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合理取舍,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既保证教学要求,又可以教授给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1.2 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先进制造技术区别与传统的制造理念,这决定了先进制造技术具有更新快,发展迅速的特点。现代社会已经逐步向知识型过渡,新的设计方法、新的制造工艺和手段,是保持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不仅要求现有的技术人员加强继续教育,逐步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环境,更需要高等学校为他们输送具备先进制造技术的优秀人才。因此,先进制造技术课堂教学必须顺应这种形势,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由于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教材的内容大多是已经成熟或即将成熟的知识,与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相比存在一定的时间距离,因此需要授课教师紧密关注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并把它们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门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很好地培养了他们以动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能力[2]。 1.3 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特色 教师应该注重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论述,使学生拥有较厚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体系结构,熟悉现代设计技术,掌握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和制造自动化技术,熟悉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需要。在传授学生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在教学中突出当前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突出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先进工艺技术应用分析,突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以突出课程的特色,使学生对该课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2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 先进制造技术是一门系统化和集成化的集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具有内容广泛、动态发展、实用性强等特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该课程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图片多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促进该课程教学的顺利展开[3]。

咨询:星空体育:先进制造十篇

*为必填项

*联系人
*手机号码
咨询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