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官网,登陆,app,下载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造洁净厨房 做健康美食

油烟净化一体机批发定制首选服务商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21-5623795

prevnext

星空体育:先进制造范文

  • 先进制造范文第1篇关键词:制造技术 生产模式 柔性 信息 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
  • 咨询热线:021-5623795
  • 产品详情

先进制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造技术 生产模式 柔性 信息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先进的制造业是将物料、能源、设备、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制造资源通过先进的制造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制造过程转变成人类需求产品的行业。行业追求的目标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柔性、低成本、低劳动力、低消耗、品种多和规格全的产品,因此,21世纪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密化 精密加工、特种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微型机械是现代化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研磨加工以及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如机械化学研磨、超声磨削和电解抛光等)三大领域。超精密加工技术己向纳米(lnm=10-3μm)技术发展。纳米技术己在纳米机械学、纳米电子学和纳米材料技术得到了应用。因此,它促进了机械科学、光学科学、测量科学和电子科学的发展。 (二)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自20世纪初出现以后,经历了由刚性自动化向柔性自动化的发展过程,自动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还可以代替人去完成危险场合的工作。对于批量较大的生产自动化,可通过机床自动化改装、应用自动机床、专用组合机床、自动生产线来完成。小批量生产自动化可通过NC、MC、CAM、FMS、CIM、IMS等来完成。在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将更加重视人在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 (三)信息化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制造系统的三要素。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投入,己成为决定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制造过程的实质是对制造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采集、输入、加工和处理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看作是信息的物质表现,因此可以把信息看作是一种产业,包括在制造之中。为此一些企业开始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卫星传递数据等实现异地生产。使生产分散网络化,以适应高柔性生产的需要。 (四)柔性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柔性来满足市场多变的需要。所谓柔性,是指一个制造系统适应各种生产条件变化的能力,它与系统方案、人员和设备有关。系统方案的柔性是指加工不同零件的自由度。人员柔性是指操作人员能保证加工任务,完成数量和时间要求的适应能力。设备柔性是指机床能在短期内适应新零件的加工能力。 (五)集成化 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集成的作用是将原来独立运行的多个单元系统集成一个能协调工作的和功能更强的新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连接,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分析原单元系统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进行优化重组而实现的。集成化的目的是实现制造企业的功能集成,系统运行的效果与企业经营思想、运行机制、管理模式都与人有关,因此在技术上集成的同时,还应强调管理与人的集成。 (六)智能化 智能化是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智能制造技术(IMT)是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贯彻智力活动,使系统柔性的方式集成起来,通过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系统中的部分脑力劳动,在制造过程中系统能自动监测其运行状态,在受到外界干扰或内部激励能自动调整其参数,以达到最佳状态和具备自组织能力。 二、先进的制造模式 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表明,只有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并能实施在相匹配的制造模式中才能符合上述的趋势。制造模式是指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模式。 (一)精良生产(LP)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精良生产(LP)概念。它的特征是:(1)重视客户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和适宜的价格提供质量优良的适销新产品去占领市场,并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2)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一专多能,推行小组自治工作制,赋予每个工段有一定的独立自,运行企业文化。(3)精简一切生产中不创造价值的工作,减少管理层次,精简组织结构,简化产品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减少非生产费用,强调一体化质量保证。(4)精益求精、持续不断的改进生产、降低成本、零废品、零库存和产品品种多样化。 (二)集成制造与智能制造 美国哈林顿博士在“计算机和集成制造”一书中提出计算机和集成制造(CIM)的概念。集成制造的核心内容是:制造企业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直至售后服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统筹考虑。整个制造过程的实质是信息采集、传递和加工过程,最终生产的产品可看作是信息的物质表现。集成的目的在于制造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合理化和最优化,以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动态响应速度,并追求最高整体效益和长期效益。 智能制造(IM)是美国出版研究IM和IMS书籍中首先提出的。它的特征是:在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的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和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与发展。 三、存在差距和实施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使我国的制造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在:技改投入相对不足,原有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制造业产品落后,技术水平低,信息含量少,更新换代慢,以及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相对落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面对这样形势,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使我国的制造业站在世界先进行列,必须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和策略。 发展和推广先进的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人才是关键。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制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去占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科技人员必须强化市场意识,因此人才的培养要注意市场导向。 加强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仍应制订科学的制造产业规划和制造技术进步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法规政策。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和重复引进的事情发生,要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市场盲目竞争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世昌.先进制造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先进制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先进制造;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它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一、先进制造技术产生背景 先进制造技术计划是美国根据本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首先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此后,欧洲各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也相继作出响应。人们往往用AMT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 一是成组技术。在机械制造工程中,成组技术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础,将成组哲理用于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整个生产系统,改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敏捷制造。敏捷制造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基础结构,构造有多个企业参加的“VM”环境,以竞争合作的原则,在虚拟制造环境下动态选择合作伙伴,组成面向任务的虚拟公司,进行快速和最佳生产。 三是并行工程。并行工程(CE)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在传统的串行开发过程中,设计中的问题或不足,要分别在加工、装配或售后服务中才能被发现,然后再修改设计,改进加工、装配或售后服务(包括维修服务)。而并行工程就是将设计、工艺和制造结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并行作业,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四是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是利用所要制造零件的三维CAD模型数据直接生成产品原型,并且可以方便地修改CAD模型后重新制造产品原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决速发展和三维CAD软件应用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产品基于三维CAD设计开发,使得快速成型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快速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汽车、通讯、医疗、电子、家电、玩具、军事装备、工业造型(雕刻)、建筑模型、机械行业等领域。 五是虚拟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以计算机支持的建模、仿真技术为前提,对设计、加工制造、装配等全过程进行统一建模,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并行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出产品的性能、产品的制造技术、产品的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从而更有效地、更经济地灵活组织生产,使工厂和车间的设计布局更合理、有效,以达到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高化。 六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IM)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织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它强调通过“智能设备”和“自治控制”来构造新一代的智能制造系统模式。因此,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制造业市场应变能力、国家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常见先进制造加工技术 一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它是指对工件表面材料进行去除,使工件的尺寸、表面性能达到产品要求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当前,纳米加工技术代表了制造技术的最高精度水平,超精密加工的材料已有金属扩大到了非金属领域。根据加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精度加工可大致分为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和纳米加工。 二是精密成型制造技术。它是指工件成型后只需少量加工或无须加工就可用做零件的成型技术。它是由多种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毛坯成型技术融合而成的综合技术,正在从近净成型工艺向净成型工艺的方向发展。 三是特种加工技术。它是指利用电、磁、声、光、化学等能量及其组合施加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上,从而达到材料去除、变形、改变性能等目的的非传统加工技术。 四是表面工程技术。它是指采用物理、化学、金属学、高分子化学、电学、光学和机械学等技术及其组合,提高产品表面耐磨、耐蚀、耐热、耐辐射、抗疲劳等性能的各项技术。表面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热处理、表面改性、制模和涂层等技术。 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生产的产品无论是质量、效率,还是品种,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和实施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姚福生.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先进制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模式;制造业 1 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是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科技手段、现代装备及其技术进步的依托,既占有基础地位又处于发展核心,而制造技术则是发展制造业并提高其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 随着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美国、日本、西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新兴工业国,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进行先进制造技术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并将其列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 1994年,美国投入14亿美元研发经费将先进制造技术作为重点扶持的科技领域,1996年,更是投入高达342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技术设备更新投资;1986~1993年,日本投入3万亿美元进行制造业的技术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造; 1991~1994年,欧共体投入74亿美元进行先进制造技术探索与开发[2]。 2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现代信息技术及管理技术的成果,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产品制造全过程,包括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以及回收。目的是实现高效率,低耗能、更清洁、更敏捷的产品生产,提高在市场动态多变的现实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先进制造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数、精、极、自、集、网、智、绿、信”等特点及发展趋势,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其中,“数”是发展的核心,数字化制造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科学相互融合的结果; “精”是发展的关键,精密化是指对产品,零件的精度要求以及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极”是发展的焦点,极端化是指需要在极端条件下工作,或者产品的要求比较极端;“自”是条件,自动化是指从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自动辨认等,发展到自学习、自组织、自维护、自修复等;“集”是发展的方法,集成化是指技术的集成、管理的集成、技术与管理的集成,其实质是知识表现形式的集成,集成化主要指的是现代技术的集成,加工技术的集成,企业内部与外部的集成、生物技术与制造技术的集成等;“网”是发展的道路,网络化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由生产组织变革的需要,以及生产技术发展的可能这两者共同决定;“智”是发展的前景,智能化是指系统具有人机一体化、自组织与超柔性、自我学习与维护及自律的特点、未来还需具有更高级类人思维能力;“绿”是发展的必然,绿色化目标是使产品在整个周期中,包括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从而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信”是发展的方向,信息化具有高科技,好效益,低消耗,优资源的特点[3]。 3 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 目前,世界上各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同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别是在管理体制,经营理念,方案评价,方法建立,制造技术等方面探索研究后,提出了各种先进制造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精益生产(LP) 精益生产不但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运用于现代制造业的组织管理方法。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星空体育 (2)柔性制造(FM) 柔性制造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加工,是一种具有高柔性同时也是高自动化的制造模式。柔性制造技术是对各种不同形状加工对象实现程序化柔性制造加工的各种技术的总和。 (3)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计算机集成制造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将各种与制造相关的技术系统,集成在一起的信息技术,目的是使企业实现整体优化,其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4)智能制造(IM) 智能制造是指计算机模拟人类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及其决策等智能活动,并且把智能机器和这些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应用于企业制造中的各子系统,实现整个企业经营运作的高柔性化和高集成化。 智能制造代替人类咋在制造过程中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这些智能信息进行搜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与发展。 (5)敏捷制造(AM) 敏捷制造是指制造企业运用通信手段,采用快速配置各种资源,包括技术、管理和人,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来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制造快速灵敏的一种制造模式。 敏捷制造的目的是使制造企业能够快速灵敏地响应市场的动态多变,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获取长期的经济效益。 (6)绿色制造(GM) 绿色制造是指将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因素综合考虑的一种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整个周期中,包括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从而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绿色制造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 (7)虚拟制造(VM) 虚拟制造是指利用计算机仿真和建模,建立虚拟产品模型,在产品进行实际加工之前,对产品的性能,可制造性进行评价,也对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进行仿真,以达到产品生产最优的一种制造模式。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展望 先进制造技术其实就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和相关的科学技术相融而成的制造技术。 21世纪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先进制造技术得以飞速发展,根据现代制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先进制造技术在未来发展的方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创新设计和优化设计。产品的数字化建模,仿真分析,评价及设计规范;产品的创新开发设计,优化,管理,维护技术;系统整体化设计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2)网络化制造理论及关键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系统与装备的协同优化;制造系统的信息模型,约束条件,运行理论及控制手段。 (3)新型成形制造原理和技术。新型材料及工艺的成形原理及技术;快速成形制造原理及技术;高能束精密成形制造原理及技术。 (4)高速高效数字制造理论和技术,新材料,新原理,新工艺的数字制造装备技术。 (5)制造中,精密,超精密测量,量值溯源原理和新传感器技术;多尺度空间精度测量技术;表面微观计量理论及技术。 (6)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及其性能测量;纳米尺度加工、制造、测量和装配技术; 纳电子与分子原子制造的原理及技术。 (7)仿生技术。仿生机械制造技术,结构,功能,能源与运动机械仿生技术;机械超前反馈仿生与制造的科学和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新一代生物芯片制造技术。 (8)微电子制造科学和关键技术。微机械、微传感、微光器件制造技术;纳米级光学光刻、非光学光刻、浅沟槽刻蚀、铜互连等机理和技术;集成电路新型封装工艺原理和技术。 (9)绿色制造技术。产品与人类和自然的协调理论;产品绿色制造工艺技术;产品的再制造和维修科学和技术;产品绿色使用理论和方法;废旧产品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 (10)面向航空、航天、海洋、能源、交通和国防装备等重大工程制造的科学和技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Hunt D V. Ad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 Britain: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Inc,1987. [2] 蔡建国,吴祖育.现代制造技术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14. [3] 刘文剑.计算机集成系统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第一作者简介:罗勋,男,1988年1月28日,硕士在读,机械工程专业,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数控机床优化设计研究与开发工作,获工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先进制造范文第4篇 邱慈云:回看2009年,半导体产业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际厂商,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华虹NEC也不例外。在不利的大环境下,华虹NEC从公司各个层面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挑战,采取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加快新技术的市场引入等有效措施,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自2009年3月以来,华虹NEC在逆境中稳步成长,产能利用率逐步提高,运营情况明显好转,销售收入也大幅提升,这使金融危机对华虹NEC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我们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更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针对具有成长潜力的产品市场领域,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所在,华虹NEC持续加大对其特色工艺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电源管理芯片、高压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华虹NEC主动联合大学、科研院所以及战略客户,积极参与国家关于集成电路的重大专项,以此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产学研用合作共赢新模式。另外,华虹NEC还与各地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签约,携手共推MPW(多项目晶圆)业务。 2009年华虹NEC继续保持和国内外老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特别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发掘与培养有潜力的中小客户,同时寻找战略客户以期长远合作。目前,华虹NEC已是中国晶圆代工企业中承接国内客户订单最多的公司,国内业务销售额所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记者:在您上任后不久,听说就把手伸到我国的宝岛-台湾地区抓客户去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敬佩您敏锐的嗅觉和惊人的胆识,能否请您谈谈目前海外客户的合作情况? 邱慈云: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升级更新,华虹NEC一方面与国际IP厂商合作、自主研发,建立自有的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开拓优质客户加强合作。相对于起步晚、技术水平低、缺乏足够的IP核积累的大陆IC设计企业,中国台湾设计业设计能力和规模仅次于美国在全球排第2位。由于中国台湾本土市场太小,中国台湾IC设计公司营销一般面对全球市场,加强与中国台湾IC设计公司的合作,对于华虹NEC来讲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中国台湾知名设计公司中很多已是华虹NEC的客户。同时,也有很多中国台湾IC设计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大陆消耗量巨大的中低端消费电子产品,他们中有些公司事实上已成为的中国大陆消费电子主要供应商,他们也希望选择大陆高性价比的代工资源以节约设计成本,扩大利润率。华虹NEC正可以借和中国台湾IC设计企业合作的机会,促进产品结构优化与升级。目前华虹NEC有众多的海外客户,订单稳定,为了更好的服务这些海外客户,我们在中国台湾、日本、北美等地均设了办公室,负责销售服务与技术服务。 记者:全球的芯片代工业(Foundry)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许多代工企业正在寻求重组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业界对国内晶圆代工企业的整合也有许多传闻,您对中国Foundry业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 邱慈云:2008年以来集成电路产业景气度急剧下滑,全球各主要芯片制造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产能利用率降低、营收下降的情况。每当行业陷入困境,“整合”、“转型”、“政府救助”之类的呼声总是不绝于耳,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采用哪种策略,都必须顺应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挥动方向。 80年代日本半导体业崛起,90年代中国台湾、南韩及新加坡相继出道,21世纪中国半导体才起步,面对老牌跨国企业的激烈竞争,我认为未来中国Foundry业发展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芯片制造企业之间的整合重组:半导体产业竞争激烈的特点,不但要求企业具备先进技术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还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整合重组是企业成长的选择;二是企业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半导体产业技术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止,研发与建厂支出成倍增长。不是所有企业都必须去追逐“摩尔定律”的发展,这些企业怎么办?发展专有差异化技术(诸如华虹NEC推出的5大特色工艺平台),走差异化竞争之路;三是产业链互动寻求上下游共赢: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开始在行业内外寻求援手,芯片制造企业加强与终端厂商的合作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中国IC市场未来的亮点?“山寨”已成为电子行业讨论热题,“山寨文化”对半导体市场有何促进? 邱慈云:近年来,随着低碳减排概念的推广与深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绿色能源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加快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诸如LED照明的“十城万盏”计划、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补助政策和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等等。绿色能源给中国IC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电源管理芯片、半导体功率器件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芯片等将成为中国IC市场的亮点。 绿色能源有如下几种: LED市场:随着LED发光效率的提升,作为一种新光源产品,LED照明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捧。经济复苏和节能减排政策都将极大的推动LED照明产业发展,涉及IC领域的有LED驱动IC、芯片封装等。在中国,LED照明的发展受到了政府以及投资界和产业界的强烈关注,许多大城市都积极争取进入科技部的“十城万盏”计划。 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太阳能电池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市场的扩张。在太阳能光伏系统中,需要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其核心器件是IGBT;此外,为了提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也需要应用电源管理芯片。另外,未来风能发电也给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功率器件提供了市场机会。风力发电形成的是不稳定的交流电,需要用整流装置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再用逆变器转换为电网可以接纳的交流电之后输送到电网中去,不论是风力发电用到的整流器还是太阳能发电用到的逆变器,其核心都是功率半导体器件。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将为半导体行业提供新机遇。全世界的发电总量在电网内部消耗了大约40%。建设智能电网是提高电网输电效率的有效手段,而电网的智能化对集成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太阳能发电及风能发电等分布式能源在输入电网过程中的计量也要依靠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成为焦点。其中,多路电池管理芯片、多路电池电压均衡控制、高电压监控、大电流检测、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众多高性能MCU/DSP芯片(满足复杂电池SOC计算管理)以及隔离器等都属于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的范畴,新能源车电子系统将成为集成电路创新点? WLAN芯片市场:从2009年到2011年的3年中,3G将拉动中国约1万亿元投资。具体到TD-SCDMA领域,未来3年中国移动将投资1500亿元,目标是5000万用户。不可忽视的还有各地“无线城市”等信息化建设项目带来的投资拉动。这些市场将带动基站芯片、手机芯片和WLAN芯片的发展。 我认为山寨并不是什么贬义词。手机山寨化让中国的农民用上了时髦的手机、机顶盒山寨化让贫困山区农民看到了城里人也看不到的卫星电视。如今山寨入侵中国电子产业的各个领域,如手机、MP3/MP4 Player、DSC、电子书阅读器、小笔电等。“山寨之父”联发科,2009年首度挤入全球半导体前20大厂排名,大陆的展讯、RDA、圣邦微、格科微等也都受益于山寨机而崛起,这说明“山寨文化”对半导体市场的促进作用是毋容置疑的,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供应链,而且为新进入者创造了机会。 目前在电子产品的买方市场上,老百姓对产品越来越挑刺,客户对产品的选择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名品牌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日趋下降,而大企业对于个性化产品生产越来越没有优势,因为大企业,从产品研发立项到产品出厂,整个生产管理线路很长,生产计划需要层层审批,这种生产方式只适用于生产批量大,市场寿命周期长的耐用产品;而个性化产品,一般生产批量都比较小,产品的寿命周期也很短,只有那些,一个人拍板就可以决定公司命运的小企业才能适用这种生产方式。另外,由于产业链的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质量已经普遍提高,使个性化产品的生产变得更加容易和简单。在短短的几年内,各种功能的技术开发和设计公司、整机生产企业和元器件配套企业应运而生,原来,只有大企业才能生产的产品,现在逐渐被化整为零的山寨企业所取代。例如,目前山寨手机的产量已经超过正牌企业生产手机的数量;山寨NB的产量也将很快超过正牌笔记本电脑的产量。产品山寨化一定是未来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向,我还相信未来几年,在中国的山寨企业中,一定会出现像联发科这样的山寨王。 记者:华虹NEC以提供特殊工艺代工为特色,与标准CMOS工艺相比虽然可以缩小进入下一代工艺的资金投入,但市场面是否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请您分析一下你们的定位,以及特殊工艺市场的发展情况? 邱慈云:华虹NEC的五大特色工艺包括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电源管理IC、高压CMOS以及基于SiGe(锗硅)工艺的射频。展望2010年,华虹NEC的五大特色工艺正好匹配了目前最热门的一大部分产品与应用,不存在市场局限性的问题。 从0.35微米工艺到0.13微米工艺,华虹NEC一直保持着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技术的领先地位,并且是中国智能卡和SIM卡芯片的最主要的制造商之一。尽管如此,智能卡业务仅占华虹NEC不到30%收入比例,华虹NEC拓展思路将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技术拓展到MCU领域,目前几家本土优质MCU厂商已是华虹NEC的重要培养客户。还有现在非常火的触摸屏市场也是华虹NEC的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工艺可以延伸的领域,触摸屏产品可以用到我们的多个工艺,包括集成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和高压CMOS的特色工艺,这一创新技术我们已开发出来,今年就开放给用户使用。在LCD驱动领域,华虹NEC是很多知名芯片厂商的代工伙伴,处于该领域的业界领先地位。 2010年最热的LED照明/背光、高端电源管理和汽车电子中都缺不了BCD工艺的器件,事实上,BCD基础器件已成这些热门应用的核心器件。而华虹NEC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BCD工艺技术的节点涵盖0.5um、 0.35um、0.25um与 0.18um,其中面向高端电源管理的“0.25/0.18um BCD”还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之一。在BCD和MOSFET的另一大应用――汽车电子市场,华虹NEC已获得了汽车电子符合性认证,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准备产品认证。700V BCD是一种创新,基于该工艺制造的IC可直接工作在220V的市电下,而不用像以前那样通过多个器件来实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符合节能环保趋势。目前已有国内IC设计公司设计出700V的BCD器件,并正在与华虹NEC合作。而在LED照明和大尺寸LED液晶电视背光方面,华虹NEC已成功推出40V与60V的BCD工艺技术平台,客户包括国内与海外厂商。 华虹NEC目前正在开发0.18/0.13um锗硅工艺,将用于接收机的LNA(低噪声放大器)中,同时还会用于对讲机的PA中。这个项目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华虹NEC今后将继续开发性价比更高的锗硅射频工艺技术平台,用于更高端的产品中。 记者:记得在您的一次演讲中,您有提到“半导体产业开始从先进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怎样理解这句话? 邱慈云:IC制造业的未来是什么?根据业界研究机构调查数据,目前一座12英寸晶圆厂的成本大约是20~30亿美元,而一条试产线的花费也要10~20亿美元,研发工艺成本则为5~10亿美元。飞涨的成本与物理尺寸的极限限制将导致Moore定律可能将终结于18英寸晶圆。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也预计这一定律在2014年后将面临终结,因为高成本的芯片制造设备显然不适用于工艺尺寸小于18纳米的设备量产。随着工艺技术突破了18-20纳米的节点,芯片制造设备成本的上升,使得Moore定律在实验室以及整个半导体产业基础经济面前失效。Moore定律的失效使半导体产业必然开始从先进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 在过去半导体的焦点在于如何迅速转移到下一个工艺节点,而现在的关注点却是围绕着如何在现有的工艺节点上继续延伸与拓展,这种转变或许可以给大部分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回报。工艺技术更新的放缓,我们必须追逐工艺技术外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中国家将会成为市场动力,尤其以亚太区为主导,预估至2011年底前亚太区将会消费全球70%左右的芯片产出。中国市场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积极和中国有潜力的设计公司合作,为了和客户共同成长,达到双赢,我们在原先一站式服务(包括各类技术支持、单元库与IP、版图验证、晶圆加工、晶圆测试、可靠性测试和失效分析等。此外,华虹NEC还可以透过其合作伙伴向客户提供包括掩膜版制作和封装测试在内的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 记者:华虹NEC未来的策略是什么?请您描绘一下公司未来的蓝图? 先进制造范文第5篇 新起点:聚焦先进制造精准破题 制造创造奇迹,优势源于高端。先进制造业缘何成为无锡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既是产业大变革使然,也是竞争大格局必然,更是发展大潮流应然。 求之于势,适应产业变革求突破。《孙子兵法》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睿智的无锡人认为,应对科技和产业的变革,必须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先进制造业这篇大文章。当今世界,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产业发展主流,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工业4.0”、“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新兴经济体纷纷实施重点赶超战略,力争在产业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着眼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先后出台,为无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立足无锡,一系列国家大战略在这里叠加,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对接“一带一路”,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无锡破解发展难题、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的必然选择。 爬坡过坎,应对经济下行出硬招。当前,无锡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渐加大,经济增速放缓,要素制约趋紧,发展用地难以保证,环保压力进一步增大。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不充分带来的,有的是发展中形成的;有的是自身发展思路理念造成的,有的是宏观环境、外部因素造成的。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无锡人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顽强斗志破解发展难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负重爬坡的艰巨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感悟到发展是硬道理的深意”,“真正把发展作为重大责任、作为紧迫任务,真正靠发展去解决问题、靠发展去赢得未来”。一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硬招实招迭出:强化创新驱动、狠抓项目建设、推进两化融合、深化开放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无锡新一轮发展的大幕徐徐拉开。 放大优势,夯实发展根基振雄风。经济发展的历程、禀赋和定位,决定了无锡必须走发展先进制造业之路,关键是深入发掘和极致发挥自身的优势。用足发展环境之优。无锡地处长三角地区几何中心,濒湖临江,有着完备的“水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7个部级开发区、10个省级开发区。无锡把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向环境要发展潜力、要先进生产力、要市场竞争力,不断开辟无锡发展新境界。弘扬工商文化之蕴。无锡人的血液中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工商文化基因,无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制造业成长史。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苏南模式”创新,从民营经济崛起到经济国际化水平提升,重工务实传统和开放创新精神为无锡发展注入了新内涵。只有大力弘扬工商文化精神,才能挖掘产业发展内驱动力,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硬实力。立足产业基础之实。无锡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占据重要地位,立足之本就在于产业基础扎实、产业实力雄厚。在新一轮发展中,只有植根产业深厚土壤,放大无锡制造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只有把发展产业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准方向抓产业,立足自身抓产业,心无旁骛抓产业,才能在新的起点上重振无锡产业雄风。 新方向:瞄准世界前沿高点定位 定位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未来。无锡市委市政府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盘”,引领先进制造业朝着高端理念、高端服务、高端产业前进,努力成为立足全球视野的领先技术开拓者、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智能制造引领者、支撑区域发展的服务经济先行者、改善地区环境的绿色发展践行者。 智能化――引领模式革新。站在制造业腾飞的“风口”,无锡把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智能制造的典范。制造技术智能化。加快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满足重点领域需求的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产品,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链,以先行一步的智能技术带动智能制造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智能化。加速装备智能化更新,推进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和国际化信息技术企业,努力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企业管理智能化。以智慧化改造提升企业精益生产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计算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绿色化――升华发展理念。无锡把绿色化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绿色化提升先进制造,以先进制造巩固绿色化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绿色化改造。全面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鼓励钢铁、化工、纺织、建材等行业的高耗能企业加大先进绿色工艺装备和先进工艺流程的应用力度,建设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试点开展能效对标,促进制造业能效水平明显提高。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推进以汽车零部件、机床、电机等为重点的产品再制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大幅减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约束机制,综合运用准入条件、行业标准、差别电价水价、补助资金政策措施,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退出。到2020年,实现万元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9%,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5年下降10%。 服务化――提升产业能级。无锡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从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下好制造业服务化这盘大棋。以服务化改变产品形态。引导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促进企业从产品设备供应商转向系统集成总承包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延伸制造企业服务链条。以服务化培育骨干企业。依托制造业优势,培育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推动生产业专业化发展、迈向价值链高端,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业骨干企业。以服务化引导业态创新。实施“互联网+”计划,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无缝对接,引导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生产业的发展层次和能级。到2020年,建成5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大科技服务平台。 高端化――延伸微笑曲线。无锡坚持制造业高端化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的高端攀升,站在“微笑曲线”两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产业链高端化。通过“强链、补链、建链”等措施,重点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等七大先进制造业,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促进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到2020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0家,形成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10个。价值链高端化。实施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倡导“无锡品质”,大幅提升制造产品质量。深化产品品牌培育,引导企业树立品牌产品理念,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到2020年,打造省级以上品牌800个以上。市场链高端化。秉持积极主动的开放姿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抢占国际市场价值链高端。全市力争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1%,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新探索:打造产业高地砥砺前行 发展的基础在产业,产业的关键在制造。无锡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打造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针对要素制约突出、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无锡既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兴产业发展更多依靠市场引导,落后产能淘汰更多依靠市场决定,功能设施建设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制定落实行政审批“权力清单”、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企业“收费清单”,全面推广“容缺预审”,推进“服务前移”。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加快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业态创新,以“拨改投、拨改贷、拨改转”等方式聚焦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未来5年内预计投入3200亿元。 以企业为主体研发高端产品。坚持把创新型大企业加速成长作为实现产业高端化的关键,鼓励大企业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自主研发高端产品。建立“千企技改”长效机制,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组织重点领域攻关,提高先进技术装备能力。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23家。在微电子、传感网、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集成电路封装、IGBT芯片、MEMS磁性及微纳传感器、3D打印等重大科技成果。2014年,全市企业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7项,累计承担国家和省各类科技项目419项。神舟飞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都有无锡企业研制的产品。一汽锡柴成功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6DM(11L)发动机和智能控制器“千里眼”,奠定了其在全国的领军地位。新日首倡“内置芯,外智联”这一智能电动车权威定义,为电动车行业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以园区为载体构建创新体系。大力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组织体系创新。建立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自主创新中的重大问题。试点中关村“新四条”政策,发挥政策激励创新的杠杆作用。健全创新驱动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示范区考核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形成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和奖惩分明的考核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高校院所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成果熟化和工程化等中试孵化基地。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25家。示范带动创新。抓住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提升无锡高新区、江阴高新区等五个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当好引领创新的排头兵。无锡软件园引进微软亚太区全球客户支持和服务中心等企业75家,集聚各类创新企业5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全球服务外包500强企业25家,成为无锡制造业自主研发的核心。 以项目为支撑夯实发展底盘。一个项目成就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撑起经济的钢筋铁骨。无锡把增投资、上项目作为产业强市的基础和关键支撑。上大项目带动。制定发展规划,瞄准重点领域,坚持优质高端,集中资源、集成政策、集聚力量,狠抓项目建设。投资15亿元的熔模制造中心、投资90亿元的晶德太阳能股权重组项目和投资283亿元的海力士技改项目,以及中国航天永磁直驱式风电项目、中国运载火箭新型整机总装等一批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大项目的建设,孕育着产业强市的崛起。抓投资驱动。瞄准著名企业和上市企业,多上快上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潜力大的好项目,引进一批投资超50亿甚至超100亿元的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大项目。今年以来,18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有146个项目在建,完成投资48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48.1%。在大项目的带动下,先进制造业已成为无锡经济持续发力的“压舱石”。优服务促动。建立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和利益平衡机制,建立市级重点项目领导挂钩服务制度,督促项目推进,协调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江阴从招引、签约、审批、落地、建设甚至到竣工投产后,形成一人牵头“终身”服务、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项目集群酝酿着大产业的兴起,让人们感受到区域经济的新脉动。 以人才为引领打造产业高地。无锡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让一批领军型人才带动一批大项目建设,以人才优先发展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以人才优先带动制造业率先。打造无锡人才特区,集聚产业人才,制定紧缺人才认定扶持办法,在扶持产业的同时完善产业人才环境,形成与产业发展紧密配合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以人才优先发展之功,收人才引领发展之效。以高端人才打造高端产业。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深入实施“太湖人才”计划,累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9人,外国院士11人,培育国家“”专家71人;实施“基业长青”企业家培训工程,提升产业能级的动力源泉;健全技能人才竞赛选拔机制,培养造就出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以开放包容汇聚天下英才。构筑尊才育才用才的大环境,实行“成立之初当保姆,发展之初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的服务,换一种“情怀”赢得未来。宜兴环科园引进10位“两院”院士,金山环保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中高级技术人才60多名。惠山区以优越的环境集聚了12名中外院士、51位教授、近300名博士硕士。 新思考:遵循发展逻辑行稳致远 制造之先进,常源于认识之先进;制造之强盛,必系于思想之科学。无锡先进制造业正在展现出无限活力,这是凝结发展智慧、遵循发展逻辑的新探索,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昭示着产业的希望,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探索新路。 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无锡坚持把制造业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根,把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既要重视新兴产业,又不要迷信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也有高端环节,新兴产业也有低端环节。要把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但不能用“格式化”的方法来简单腾退传统产业,否则可能既引不来“新凤凰”,又失去了“金丝雀”,导致产业空心化,使区域经济陷入转型“陷阱”。另一方面,既要保持传统产业优势,又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夕阳的技术。产业不论怎么发展,传统产业的根基优势不能丢。制造业虽是传统产业,但完全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加以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促进传统产业凤凰涅、浴火重生。 处理好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的关系。无锡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巩固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只有融入服务化趋势,先进制造才有生机。无锡把“工业服务化、服务产品化”融入到先进制造业的实践中,初步显现出服务化在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服务化既能延伸制造业的产业链,又能提升制造业的价值链。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善于借风行船,在顺应服务化趋势中焕发传统制造业新生机。只有以先进制造为依托,现代服务才有根基。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是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表征,如果离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支撑,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先进制造业的推进深度决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不能脱离制造业孤立地发展服务业,更不能满足于工业发展滞缓情况下的服务业比重提高。只有吸纳更多服务元素,先进制造才有加速度。现代服务业具有优化市场环境、吸纳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的功效,是先进制造业的剂、加速器。特别是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具有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只有在制造业中注入更多服务元素,才能为先进制造业腾飞插上翅膀。 处理好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的关系。无锡一手抓创新驱动,一手抓项目投资,发挥出投资与创新的双重功效。抓创新驱动不能违背发展规律。推进创新驱动,不能“面子”很好看而“里子”很单薄,导致实际效果不够好,甚至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系,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突破高端技术,快速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抓创新驱动不能脱离产业实际。科技创新脱离产业发展实际,创新链与产业链、市场链脱节,企业的创新活动就难以变成产业的发展动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创新人才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目标与推进路径的有机统一。抓创新驱动不能放松投资拉动。实现制造业发展动力转换,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投资拉动,不能抓一头放一头,导致增长动力的“青黄不接”,这不利于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既要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又要狠抓投资不放松,着力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 处理好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的关系。智能制造撑起了无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穹顶,智慧城市拓展了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实现了“无锡制造”与“智慧无锡”的深度融合。智慧城市离不开智能制造这个产业内核。智能制造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智能制造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支持。离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就缺少产业内涵,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建设智慧城市,要注重内外兼修,突出智能制造的基础作用,以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塑造智慧城市的强健体魄。智能制造也不能脱离智慧城市这个空间载体。智能制造适应智慧化建设而生,也必将在智慧化发展中逐渐发育成熟。智慧城市是智慧化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智能制造壮大先进制造业整体实力,要发挥智慧城市建设的集聚效应,引领智慧化发展的总体方向,招引智慧化应用的优势项目,吸纳智慧化建设的高端人才,促进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的联动发展。 重振无锡产业雄风,大势已起;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正当其时。无锡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引擎已经发动,600万无锡儿女正以敢于担当的大气魄、善作善为的大智慧、开放包容的大情怀,迎着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朝阳,拥抱世界先进制造的时代光芒! (调研组成员:朱维宁、苗成斌、杭邦华、尤展、苏胜利、孙秋香) 先进制造范文第6篇 国内外资深专家和名企领导30余名重要嘉宾在现场发表了主题演讲。此外,还有来自国内外制造业领域的近200家企业和近400位行业精英出席了大会。 此次会议之所以规模大、规格高,主要是源于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应对外部冲击、抵御风浪的压舱石。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内容,在当今世界上,是否拥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已成为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和工业的强大对任何一个强国而言都是“立身之本”。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产业重构和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展开,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推动“大而不强”的工业和制造业整体升级,已经成为攸关我国未来命运的重中之重。中国在迈进工业强国的征途中,显然要面对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条件。 “世界工厂”的转型之机 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的,是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创新协同互动,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的制造业总称,它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服务功能全、带动就业多等特点。当然,先进制造业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技术使工业由人力制作进入机械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技术使工业由机械化进入电气化时代。而今,伴随着新能源及生物、信息、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新科技革命正在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再制造化”战略,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第三次工业革命给工业生产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便是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高端发展趋势:机械设计制造不再只是依托图纸,而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制造过程,产品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 由此来看,产业先进性、技术先进性、管理先进性,成为构成先进制造业的三大方面。 原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强调,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话,朱森第认为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影响深远。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应对新科技革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制造业发展模式深刻变革,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新的产业竞争格局开始形成。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对先进制造业前瞻布局,如美国2012年制定《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加强研发能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成型制造、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等领域已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德国2013年推出《“工业4.0”战略》,积极谋求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新兴国家迅速崛起,通过政府政策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积极抢占未来先进制造业的巨大市场,如巴西公布了“工业强国计划”,印度颁布了“国家制造业政策”等。 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普及应用,部分先进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的“逆转移”趋势初现端倪。未来一个时期,国际上围绕市场、技术、资本和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赢一场没有硝烟却关乎民族未来的产业制高点争夺战。同时,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资源环境的制约异常突出,产业发展乏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艰巨,发展方式转变十分困难。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势在必行。 可以肯定的是,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使我国有可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引领我国制造业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将极大支撑起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影响深远。 综合分析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指出,从国际看,国际产业调整和新技术革命正在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围绕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必须紧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在已有产业基础上,在重点领域实现赶超发展,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同时,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世界产业发展格局将出现深度调整。全球需求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市场环境和治理结构也将更趋复杂。 大力开创制造业新优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业组件供应链,且相对于人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中国的基础设施条件无疑要优越得多。目前,有的中国企业也已经开始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再外包给东南亚国家,以节省人力成本。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也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根据日本野村证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数字化设备比例只占28%,日本的这一数据则为83%,但是中国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相同发展阶段的日本。在朱森第看来,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与美国等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战略正确、措施有力、实现协同创新,经过10年到20年的努力,我国先进制造业将有较大发展并在某些领域领先。 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业大致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传统制造业吸纳、融入先进制造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后,提升为先进制造业,例如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航天装备、航空装备等;另一部分是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后形成的新产业,并带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产业,例如增量制造、生物制造、微纳制造等。朱森第认为,未来10年我国制造业的制造将更加个性化,更加凸显服务特色,制造过程更加趋于友好和开源,基于网络的制造更加活跃和普遍,制造将成为效率更高和质量更好的经济活动。他建议,应密切关注一些革命性技术的发展,包括再生能源、复合材料、大容量储能技术(氢储能)、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电网)、分散式制造(网络制造、云制造)、定制化生产、数字制造技术、智能集成制造技术、增量制造技术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提出,3D打印技术目前已在国防、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土木工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预见,随着3D打印材料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打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日臻完善,3D打印势必促进制造业的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还指出,数字化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的结合正在孕育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这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支柱产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把握战略机遇赢得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柳百成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就总量和规模而言,我国制造业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接纳了不少转移的产业,对我国制造业形成了挑战。美国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若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将使其重获制造业优势。对‘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局面,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刻不容缓,这将极大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朱森第等诸多专家一致认为,应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列为国家战略,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 柳百成也表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技术,对发展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他认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造技术与高技术集成融合(高技术化),例如,航空发动机及重型燃机制造技术。二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三是极端工作条件下的制造技术(大型化)。四是清洁及可持续发展制造技术(轻量化、精密化、绿色化)。 先进制造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产系统,先进制造技术,评价 引言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多变,现代企业的经营观念、竞争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产品竞争转向能力竞争,企业更加注重自身素质与核心能力的修炼和提高。为此,生产系统作为企业的竞争之本相继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先进制造技术,如成组技术(GT),优化生产技术(OPT),柔性制造技术(FMT),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准时生产制(JIT)与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AM),以及新近提出的可重构的分散网络化生产技术,以CIMS+MRPII、FMS+JIT+MRPII、GT+TQC+JIT+CE、FM+AM+LP为代表的世界级生产制造技术(WCM)等。面对诸多的生产系统先进制造技术,企业在进行生产系统的构建、更新、改造及其创新与升级时,应从哪个角度和哪些方面来评价生产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又应采取怎样的方法进行选择性评价?本文试图对此作些研究。 评价目的和内容 1、评价目的。评价的宗旨是促进企业由以往的产品竞争向能力竞争转变,提升企业迅速抓住变化着的市场机会,并据此开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这也是企业在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时代保持竞争优势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一步。具体的评价目的是:(1)确保生产系统功能目标对企业经营战略、生产战略的一致性和贡献性;(2)确保生产系统所生产出的产品满足目标市场需求并获得竞争优势;(3)确保生产系统技术手段、管理方法、运行机制能可靠而经济的生产出预定的产品,实现生产要素质的组合与量的比例关系最佳化,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可能的产出,同时,在实现系统功能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多种先进制造技术中作出最优选择;(4)为企业生产系统的构建、更新、改造及其创新与升级提供依据和决策支持。 2、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划分为单个先进制造技术的纵向评价和在单个先进制造技术纵向评价基础上对多个先进制造技术的横向评价。纵向评价包括先进制造技术经济评价和功能目标评价两个方面,横向评价侧重于多个先进制造技术间的比较选择性评价,如表2―1所列。 各评价方面的主要评价指标(项目)如下:(1)先进制造技术经济评价项目: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2)先进制造技术是否满足生产系统功能目标要求的评价指标:创新与柔性,保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弹性,按期交货,在这一部分评价中还应考虑绿色制造这一评价指标。(3)先进制造技术间选择性评价方法:加权评分法。 评价方法 1、先进制造技术经济评价。(1)投资回收期,又称投资偿还期或返本期,是从项目投建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益将全部投资收回所需的年限。其中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又可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①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为: 式中Pt:投资回收期;I:投资额;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 NCF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②年收益等额时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 式中,投资为I,年收益为R,投资收益率为i。 ③年收益率不等时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 判别方法:项目评价计算的投资回收期(Pt)必须与基准投资回收期(P0)比较,若Pt小于P0,才认为该项目的投资是可行的,合理的,Pt越小越好。投资回收期间的最大优点是直观、简单,能够反映资金的补偿速度,因而特别适用于有风险,强调方案清偿能力的方案评价。该方法缺点是投资回收期评价的是收回投资之前的效果,不能反映投资收回后的情况,所以,这一条只能用于初选评价。符合投资回收期的先进制造技术作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评价。 (2)净现值(NPV:Net Present Value),是指将技术方案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折现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它是反映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3)内部收益率(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指方案在寿命期内,使其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方案的收益现值与费用现值相等的折现率。其计算公式为: i0即为IRR 判别方法:在多方案比较中,如果是互斥方案,应在净现值大于零的方案中选最大者;若非互斥方案,则应按净现值的大小排序,选择净现值大于零、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的方案作生产系统功能目标评价。 2、功能目标评价方法。对生产系统功能目标评价首先要建立各评价指标(创新与柔性、保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弹性、按期交货、绿色制造)的分指标。 创新与柔性的评价分指标为:F1,系统对产品系列宽度,深度的相容性;F2,系统对新产品的开发能力;F3,系统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制的适应性;F4,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F5,系统对产品变动的应变能力;F6,系统对商品需求多样性的适应能力;F7,系统对新机制的适应性;F8,系统的自我完善能力。 保证货量的评价分指标为:F1,系统对产品品质的控制保证能力;F2,系统对产品品质设计上的保证能力;F3,系统对产品工艺稳定性的保证能力;F4,系统对产品稳定性的保证能力;F5,系统对产品品质技术上的保证能力;F6,系统对产品作业过程的保证能力。 生产成本的评价分指标为:F1,系统降低管理费的程度;F2,系统降低固定费用的程度;F3,系统降低人工费的程度;F4,系统降低材料费的程度;F5,系统降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费用水平。 生产弹性的评价分指标为:F1,系统对需求订货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F2,系统对外部变化抗干扰能力;F3,系统结构特点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F4,系统运行机制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按期交货的评价分指标为:F1,系统组织形式及计划控制方式对生产准备周期降低幅度;F2,系统组织形式及计划控制方式对生产制造周期降低幅度;F3,对通用产品系统库存保障、随时提供现货的能力;F4,对专用产品按合同供应能力。 绿色制造的评价分指标为:F1,系统降低“三废”的程度;F2,系统所提供清洁生产人才;F3,系统达到节能的程度;F4,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F5,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等要求;F6,员工满意程度。 3、生产系统先进制造技术的选择性评价。对于生产系统先进制造技术来说保证产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则这种先进制造技术不予考虑,对于生产系统而言能否达到绿色制造,达到环保要求也十分重要,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按重要程度对比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值。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是保证了其经济上合理、可行,技术上的先进、适用。功能目标评价方法并辅以专家和同行的咨询和调查,可为企业提供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果。上述给出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生产系统的状况,以为企业生产系统的构建、更新、改造及其创新与升级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傅家骥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9 2 K.Feldmann,et al. Relevance of Assembly i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nals of CIRP,Vol,1996,45(2):545-552 3苏小丹、魏法杰.企业生产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25(1):91-94 4Robert Vokurka Cpim, Gene Fliedner Dba. Measuring operating performance: a specific case study.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1995,36(1):38-43. 5张列平,洪佩军,宋军.企业实施MRPII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1:35-39 先进制造范文第8篇 为确保专题协商质量,自5月开始,河南省政协组成多个调研组,分赴洛阳、濮阳、周口、焦作等地进行深入调研。同时,各派和工商联分别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等展开调研。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会议共收到口头、书面发言47篇。 此次专题协商会议的背景是,去年12月,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做强工业,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今年河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建设以高加工度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体、技术装备水平先进、集群化特征明显、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先进制造业大省”。为此,省政协将“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纳入《省政协党组2014年度工作要点》和《省政协2014年协商工作计划》。 有专家指出,河南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为新形势下做强河南工业指明了战略方向,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条件,但也面临着挑战与制约,要在经济增速缓中趋稳背景下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孙永民认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首先是河南发展的需要。建设工业强省是河南工业发展的目标,而在工业的41个大类中,制造业就占了31类,所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是工业强省的应有之义。“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和坚持工业新型化道路是一致的。”孙永民说,2013年河南省六大高成长性产业的利润达58%,比四大传统产业高了29个百分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河南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也是基于河南工业总体上仍将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格局而定的。2013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预计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将回升至12%左右,但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步伐会明显加快。有关专家建议,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河南工业应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思路,继续筑牢“稳”的基础支撑,切实理清“进”的重点方向,完善提升“为”的综合举措,尽快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 很显然,“提质增效”的关键在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这方面,河南在2013年表现得非常抢眼。 “神十”“天宫”对接,“嫦娥”“玉兔”奔月,世界为之瞩目。让中原儿女骄傲和自豪的是,“神十”和“嫦娥”所用配套轴承均为河南造。上天入地,河南制造闪耀世界的并不仅仅是轴承。“蛟龙号”的动力系统,“辽宁号”用的管道……众多河南元素见证了“河南制造”的力量与辉煌。 近年来,河南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成长性制造业因其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优势明显,成为带动河南工业升级的主导力量。 “河阳”汽缸套、“金箍”制动器畅销全球,“中轴”凸轮轴、“风神”工程胎享誉九州……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如今,河南致力打造郑州百万辆汽车基地,焦作、许昌、南阳、新乡、鹤壁等一批特色零部件产业园区(基地)迅速崛起。以整车带零部件、以零部件促整车,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有了“新引擎”。 根据《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依托中心城市,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建设风生水起,郑州、新乡、安阳、南阳4大新型装备制造基地雏形已显,20个装备制造特色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正逐步发展壮大。 如果说装备制造业还算是传统产业的“升级版”的话,那么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突破,则成为河南众多企业家角逐的重点。现在,一种声音已成为河南上下的共识:当前正是战略新兴产业展开区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我们决不能错过这班车,一定要把这一轮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抢到手中,逐步将其培育成为未来战略支撑产业。 于是乎,富士康来了,菜鸟科技来了,京东集团来了……行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原。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需求将持续上升,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根据河南勾勒的“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蓝图,依托产业集聚区,河南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30个,重点培育发展特色鲜明、链条完善、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涉及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等12个领域,有力支撑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未来产业导向和引领作用突出。基于此,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河南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集中实施460个产业创新重大项目,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 河南省委的决策公布后,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业正在发生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革命性变化,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和竞争力正在减弱。”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分析认为,河南省传统工业比重较大,如果不能及时撬动智能制造的战略支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河南制造就会被锁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坐失发展的主动权。 这个消息传到豫西南方城县时,上下也为之一振。方城县立足当地实际,在产业集聚区发展上定位为“一区两园”,一个是东园、一个是西园,东园是以发展风电为主的多晶硅、风电、光伏太阳能;西园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总的来看,两个园区的定位和发展都比较杂乱,再加上多晶硅项目遇阻,产业集聚区向哪里去,主导产业如何培育,成了县委、县政府谋划的重点。省委经济工作会的召开,让方城县豁然开朗,积极向市里、省里申报,主动调整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区定位为发展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并对原有的轴承装备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轴承产业升级后,在这个园区里,钢管、钢套、装备、钢子、轴承等制造,包括包装、模具、物流等全部都有,完全形成了一个闭合的产业链,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产值可达100亿元。 像方城县一样,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河南各地产业集聚区的优势和作用日趋凸显。据了解,河南现有180个产业集聚区,其承接而来的新兴与高成长产业,带着强劲的活力,如同一条条鲶鱼,搅动着河南产业经济的一池春水。有专家建议:“应将提升产业集聚区水平作为目前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着力点。” “部分产业集聚区注重空间形式的集聚,尚未形成实际意义的集群。”省政协常委马仰峡建议,“推动产业发展由企业堆积向产业集群转变,通过实施‘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引导大中小型企业建立分工合作关系,提高产业的延伸度和连接度。”王宏常委对此极为赞同:“产业集聚区不仅要完整产业链,更要强化创新链,整合人才链;不仅要做代加工厂,更要培育河南自己的品牌,以创新占领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高端。” 方向已经明确,思路也已清晰,关键在于如何迈开坚实的步伐。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提出主要路径有两个:一个路径是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另一个路径是直接向新工业革命的先进制造业方向发展,主要靠引进移植和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离不开现有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我们不能把传统制造业全部放弃或者推倒重来。”龚绍东说,依托传统制造业来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的高新技术,来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屈本礼认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靠人才。他建议,河南在高端人才培育、引进等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科研环境,“只有一大批高端的产业人才愿意留在我们这里扎根发展,河南的先进制造业才能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有了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建言献策,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南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加扎实和富有成效,先进制造业也一定会伴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而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先进制造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信息 竞争 产品 发展趋势 一、引言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竞争,主要体现在机械制造技术为代表的竞争上。面对激烈的市场变化和技术竞争,经济发达国家都把制造业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不断调整其发展战略和政策方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制造业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推陈出新形成的。 二、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内涵 先进制造技术(ATM)这一概念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来的,很快日本、西欧各国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就相继做出响应,纷纷将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国家的高新技术和优先发展项目。 1.先进制造技术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取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等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以及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星空体育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先进制造技术有不同的内容及组成。我国目前属于先进制造技术范畴的技术是一个三层次的技术群(见下图),三层次都是先进制造技术组成部分,但其中每一个层次都不等于先进制造技术全部。 2.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根据先进制造技术的功能和研究对象,可将其技术归纳为以下五个大类。 (1)现代设计技术 现代设计技术包含:①现代设计方法。包括有模块化设计、系统化设计、价值工程、模糊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反求工程、并行设计、绿色设计、工业设计等。②产品可信性设计。可信性设计包括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动态分析与设计、防断裂设计、防疲劳设计、耐环境设计、健壮设计、维修设计和维修保障设计等。③设计自动化技术。包括产品的造型设计、工艺设计、工程图生成、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模拟仿真、虚拟设计、工程数据库等内容。 (2)先进制造工艺 先进制造工艺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先进制造工艺包括高效精密成形技术、高精度切削加工工艺、特种加工,以及表面改性技术等内容。 (3)加工自动化技术 加工自动化是用机电设备工具取代或放大人的体力,甚至取代和延伸人的部分智力,自动完成特定的作业,包括物料的存储、运输、加工、装配和检验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加工过程自动化技术涉及到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信号处理和识别技术等内容。 (4)现代生产管理技术 星空体育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是指制造型企业在从市场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到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使制造资源得到总体配置优化和充分利用,使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组织、控制及协调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包括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管理、工作流管理、产品数据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等。 (5)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及系统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及系统是面向企业生产全过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思想和新哲理,其功能覆盖企业的生产预测、产品设计开发、加工装配、信息与资源管理直至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各项生产活动,是制造业的综合自动化的新模式。它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智能制造(IM)、精良生产(LP)等先进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和控制方法。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未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敏捷化、清洁化、集成化及管理创新的方向发展。当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促进着设计技术的现代化,成形与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整个制造过程的虚拟化、网络化、全球化。 第二,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一是设计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二是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不断出现。如并行设计,面向 “X” 的设计 DFX,健壮设计,反求工程技术等。三是向全寿命周期设计发展。四是设计过程、快速造型和设计验证,由单纯考虑技术因素转向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 第三,成形技术向精密成形的方向发展。制造工件的毛坯正在从接近零件形状向直接制成工件即精密成形的方向发展。精密铸造技术、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精密连接技术等精密成形技术将获飞速发展。 第四,加工技术向着超精密、超高速,以及发展新一代制造装备的方向发展。目前,超精加工已实现亚微米级加工,并正在向纳米加工时代迈进,加工材料由金属扩大到非金属;超高速切削用于铝合金的切削速度已超过1600m/min,铸铁为1500m /min等。 第五,为满足个性化需求,制造工艺、设备和工厂的柔性和可重构性将成为企业装备的显著特点。先进的制造工艺、智能化的软件和柔性的自动化设备、企业的柔性发展战略,构成未来企业竞争的软、硬件资源。


第六,虚拟制造技术和网络制造技术将广泛应用。虚拟制造技术以计算机支持的仿真技术为前提,形成虚拟的环境、虚拟的制造过程、虚拟的产品、虚拟的企业,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一次成功率。在国际互联网、局域网和内部网上,企业可以实现对世界上任何一地的用户订单而组建动态联盟企业,进行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然后在最接近用户的生产基地制造成产品。 第七,智能化、数字化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发展方向。将智能技术注入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可使之具有 “智慧”,能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将数字技术用于制造过程,可大大提高制造过程的柔性和加工过程的集成性,从而提高制造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八,以提高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为目标的制造技术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瞬息万变的市场促使交货期成为竞争力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为此,许多与此有关的新观念、新技术在21世纪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并行工程技术、模块化设计技术、快速原型成形技术、快速资源重组技术、客户化生产方式。 第九,绿色制造已成为 21世纪制造业的重要特征。日趋严格的环境与资源约束,使绿色制造越来越被重视。中国的制造业不仅要解决自身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提供全寿命周期内没有污染,节约资源的各类产品及环保装备。 第十,21世纪的企业面临管理创新。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改变制造业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组织方式,加速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全球正在兴起 “管理革命”。 参考文献: [1]孙大涌:先进制造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7 先进制造范文第10篇 所谓“先进制造业”,即不断吸收信息、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并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从而取得很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益的制造业总称。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认为,先进制造业并不是国民经济行业基础性分类中的产业概念,而是备选分类中按照所要观察的产业特性而制定的相关产业分类,比如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等。 今年9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提出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等。按照规划,我国政府将在2016~2018年推进智能制造模式在各行业中的全面应用,推动工业机器人在重点行业中的规模应用;开展重点行业先进制造技术模式的试点示范。 试看工业强国近年来的工业化发展轨迹,基本上都和先进制造业有密切关系。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2013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成为最大热词。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造就了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如今,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正宣告着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到来。在未来,厂商们将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为框架建立包含其设备、制造过程,仓储系统和工业产品的全球性网络。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关系,美国政府意识到制造业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因此要加快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就是在制造业中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制造技术,从而提升制造业水平,使得制造业以更高的效率,更小的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成本来完成,实现个性化的产品制造。 欧盟、日本也都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一种潮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发展迅速且渗透性很强,遍布各个工业化的角落,而且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包括设计、开发、生产、总装、加工、调试、维护、远程监控甚至培训,整个业务链条都和信息网络技术有关,生产的效率也自然得到提高,可以用比较少的资源消耗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智能化制造是引发制造业变革的主动力,而中国的制造业目前状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的产业、生产性制造占主体,这样的制造业面临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提高和利润空间压缩的制约,结果是大批量的低价产品到了其他国家,反而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诉讼。 一方面发达国家都在尽快占领未来的制造业高地,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巴西、越南以及一些东欧国家也在全球制造业工厂的地位上和中国形成竞争。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全社会要更加意识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朱森第认为,怎么实现工业化转型升级,就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2012年底,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发达国家的新一轮工业革命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课题,结论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中国而言是非常紧迫的,如果现在不抓紧发展,就会错失良机。专家建议未来十年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量制造;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显示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生物制造;微纳制造;新材料。 未来十年,中国将迎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围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工信部将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统筹顶层设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工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专家建议应该着手制订《2015-2025年我国先进制造发展计划》,对我国先进制造业进行细致谋划和纵深部署。

咨询:星空体育:先进制造范文

*为必填项

*联系人
*手机号码
咨询内容

返回顶部